2008年8月12日,和讯与百度宣布结盟,共同打造百度-和讯财经网,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搜索+门户”综合财经资讯服务能力。 2008年10月16日,百度与和讯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共同打造的首个开放式财经门户――百度和讯全财经网(http://finance.baidu.com/)正式上线。新网站将成为一家以“搜索+分类+门户”为特点的综合财经门户。此外,投资者在百度搜索股票名称或股票代码时,会出现股票走势图、股价、财务信息和股票新闻,而这些都是由和讯网提供的,投资者点击链接后,会进入和讯的网站。
从本周一2012年2月27日开始,百度悄然换下了和讯的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大智慧的信息,如下图:
而百度财经也已经悄然将http://finance.baidu.com 调转到百度新闻搜索的财经新闻栏目http://news.baidu.com/n?cmd=1&class=finannews&pn=1&from=baihe。百度之前对百度新闻做了大幅度的改版,而百度财经新闻搜索则为更多的财经网站贡献着流量。
百度和讯联盟的解散对和讯的流量影响大吗?
预期不会太大。
一方面,从2009年下半年至今,股市一直处于投资低迷期。这个阶段,新加入股市的资金少,关注股市的用户以老用户为主,这样的群体往往有稳定的财经数据源。而百度贡献的更多价值在于新用户,在整体流量中,占比不大。
另一方面,流量最大的2个财经网站,和讯网和东方财富网,都在博客股吧等社区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用户忠诚度很高。和讯的老用户即使不能通过百度进入和讯,他也会直接访问和讯网去找到自己跟随的高手和长期交流的朋友。
最后,财经网站数据产品的用户转换成本是比较高的,例如我个人作为价值研究者,长期使用和讯网的一项统计数据库。而在其他财经网站上,我不知道如何能够找到类似的数据库。也许有,但找到,并学会用,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百度和讯的联盟为什么会解散?
具体原因可能只有内部人知道。我个人分析是偏商务方面的。任何合作,如果想长期坚守下去,至少有2点根本要素,其一,共赢;其二,管理层的稳健。那么我们分析如下:
1 百度和讯当年合作时战略出发点的先天不足,本身就留下了隐患。用户方面的合作,对和讯的利益远大于百度。我们看看当年报道中的一句话,“百度市场和商务拓展副总裁任旭阳做出介绍,百度尝试用了一年的时间尝试做财经频道。在此过程中认为,独立做财经内容不是百度的强项。财经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而百度的优势是技术。”百度考虑不周的是,财经内容对深度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领域,财经内容的核心更偏重于数据和人群,而这一点优势很难从和讯转移到百度身上。例如我身边的朋友,充其量只是在百度搜索股票名称后,快速找到和讯网的信息入口,而随后停留在和讯各种数据和圈子之间花费的时间,要百倍于百度。
2 和讯虽然没有上市,但圈外人对和讯网站的盈利能力是有质疑的。财经网站的盈利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证券公司的特点相似。股市进入牛市后,证券公司的收益会急剧上升,到熊市初期会好的让其他行业望尘莫及;而进入熊市后,收益又会急剧下降,在牛市初期甚至会亏损。而且这种收益变化相对牛熊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延时性,2008年初中国股市进入熊市后,证券公司的业绩会相对延时几个月,才开始进入下降通道。所以,和讯百度2008年合作时,理论上应该正是和讯盈利的景气高点。而从最近的数据看,金融界的业绩下滑的很厉害,去年亏损的概率很大,同时我所知道的一家第二梯队的知名财经网站,也在去年第四季度发生了严重亏损。东方财富和大智慧显示出了跨周期的成长性,这个在后面另谈,相比这2个公司,我们没有看到和讯网在商务运作上的优势点。和讯网站的盈利处于景气低点,是高概率的事件。如果百度和讯联盟同时也不能为双方营收上产生贡献,那么这种合作的长期基础就更薄弱。
有朋友在11月份曾经问我,财经网站的广告应该如何运作,其中提到和讯网的广告收入在千万级。如果这个数据属实,那么首先和讯和同级别的东方财富网在广告营收上的差距就太大了,即使比和讯网弱不少的金融界,广告收入也远比和讯要高。
3 和讯是个优秀的企业,但是高层上体现的战略稳定性一直让人担忧。如果和讯网是一家上市公司,我想价值投资除了研究其财务数据外,还需要对管理团队的风格进行深入调研。 虽然是局外人,但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不喜欢一个财经网站,忽然确定转型web2.0,然后过不久职业经理人又变动,战略重心马上转移,再过不久,董事长宣布主动承担责任,考虑换成风险投资方的人来担任,然后又不了了之。虽然,从过去的这些新闻,我们同样也看到了管理团队的进取心、创新的意志、责任感,同时从和讯的产品看,他们对用户的理解非常深刻,但是,我们会对管理团队在战略上的稳健性有一定的担忧。有些失败的企业是因为不创新,有些失败的企业是因为总是在变,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百度和讯的合作会不会也受到这种影响呢?
百度为什么选择大智慧作为合作伙伴?
2011年三季度,大智慧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8.3%;营业利润9934.89万元,同比增长0.7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641.32万元,同比下降5.77%;基本每股收益0.13元/股。在财经类上市公司中,成绩优秀。2011年至今,大智慧投资并购不断,2370万收购上海龙软,1000万收购世华电讯,1650万美元收购上海财汇等等。对于一个盈利能力很强的企业,和百度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牛市将近,提前布局能为大智慧在牛市期创造更高额的回报。
另外,百度如果与和讯、东方财富、金融界合作,由于后者内容沉淀都很深。百度和大智慧,双方在产品创新上更容易找到双赢的地方。
百度和大智慧的合作能够长久吗?
首先百度和大智慧的合作是悄然进行的,一种可能百度与和讯战略合作失败后,需要保持低调,另一种可能,这仅仅是纯粹的广告合作。
是否长久,主要要看百度的选择。爱财,选择大智慧没错。但坦白说,大智慧强于终端软件,但内容上与和讯、东方财富相比是有较大差距的,选择大智慧对百度来说,在用户上是相对不利的。是否能够长期发展,一方面要看大智慧在内容上能否迎头赶上,一方面要看百度和大智慧能否在产品创新上找到更好的合作点,一方面要看百度和东方财富、金融界未来是否可能产生合作。
和讯百度联盟悄然解散 商务转换力是财经网站最重要的能力
评论
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