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放炮”的代表委员多多益善
今年的全国两会按照议程已进入对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的审议,代表委员也真正进入了参政议政、为民履职的重要阶段。每年阳春三月的全国两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高级别的会议,由于事关新一年国计民生的部署落实,其受关注程度最高,同时,关于代表委员作用的发挥,也一直是确保会议成功以及网友热议的重点。
应该说,绝大多数代表委员,还是能够积极参政议政,大胆直言的。但是也有个别同志,包括有的领导干部,无论是平时活动还是在集中会议期间,总是很少“出场”。了解情况后知道他们太忙了,没时间来。即便来了,在审议和讨论时,也是“报告十分振奋人心”、“未来特别令人期待”等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或者干脆做一言不发的“哑巴”或一个提案议案不提的“甩手掌柜”。其实,忙不是借口,不发言、不进言更不是理由。没时间来没关系,你可以不当代表委员,换个人来当,找个有时间的人来当。做了代表委员就是来参政、议政的,你说没时间参政、议政,那你干嘛要占个委员的位置啊?你再优秀,干个几年也要换掉你!当代表委员不是评劳动模范,不是提拔干部,你实在太忙,那你就别来当代表委员。而一旦当了,就必须切实履行职责,不但要正常参加活动和会议,更要代表人民群众行使好民主权利,讲真话进诤言。说一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话废话,还不如不说,省得浪费口舌,浪费财政资源。
有道是,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必须本着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以及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说实话讲真话。而实话真话,往往未必很中听,甚至可能很难听。然而,忠言逆耳利于行。为了开好两会,更好地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必须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尤其是代表委员的忠言直谏。而代表委员,也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充分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
也许有人会说,个别代表委员经常“放炮”,甚至“雷语”不断。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点口无遮拦,似乎很不“斯文”、极不“体面”。但是这样的发言往往是出于真诚、发自真心、饱含真情,也往往很有参考价值,很有指导作用。起码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有时对发言的把握不太好,作为组织上,还是要保护这些代表委员的话语权。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无论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还是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都需要求真、较真的精神。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一些领导爱听好话,而一些人也专挑领导爱听的官话套话大话,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不对的问题、不良的作风,不敢批评,更不用说“放炮”了。包括在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只是举手的工具、鼓掌的道具。看起来,好像很听话,很有组织原则和大局意识,这其实是一种媚权思想在作怪。长此以往,只会乱象丛生、风气不正。
喜欢“放炮”,说到底,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民本思想的回归。代表委员是干什么的,是代表人民群众说话的。群众有了愿望和诉求、有了困难和问题,代表委员有责任有义务为民分忧、为民解难。如果怕恼人、怕担责任,只会人云亦云,只是歌功颂德,除了会让人民群众觉得形式主义很重、官僚主义很足,是在走过场、搞形式外,也愧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更会让人民群众寒心、伤心。
反观时下,喜欢“放炮”的代表委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种少,是一种精神的缺少、责任的匮乏。因此,真诚期待喜欢“放炮”的代表委员越来越多,多多益善。同时也希望在审议报告、参政议政的时候,多“追问”、多“质疑”,这样的两会才更有魅力也更受百姓欢迎。
(倪洋军)
喜欢“放炮”的代表委员多多益善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