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还非议管仲哪里呢


  那么孔子还非议管仲哪里呢?因为在孔子看来,管仲每一件事作的都不够砌底!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如说攘夷,就拿拒楚这件事来说吧!看过史书的都知道,楚是春秋早期“诸夏”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夷狄”就是楚。不论是齐,还是晋,称霸以后最主要的矛盾就是针对楚的。

  管仲纠集各路诸侯,气势凶凶的伐楚。然而没有打起来就议合了。议合也没有什么,毕竟战争不过是政治的继续。孙武不也说兵为凶器要慎用吗?不战屈人之兵是上上之选吗?孔子当然没那么好战。关键还是最后的政冶!其结果,也就是最后所得到的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实在不能令孔子满意。

  楚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称“王”!这还了得?天下弄出两个“王”来,不论在哪个方面说,都是无法接受的,那边都当“皇上”了!还不是大事?

  但是管仲在和楚谈判的时候,绝口不提“称王”这件事。而只提“包茅不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只问楚王为什么不向“王”进贡?(这里面也有些典故,来不及细说。)进贡虽然也是代表臣服,但是和称王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然而管仲只提这个,其意思也是互给个台阶下。毕竟和楚一战,胜负难料,就算取胜也必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