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新快报》报道:2012全国两会微数据显示,今年两会,81岁“最老资格”代表申纪兰成为最受关注的代表委员,而最火提案议案是来自惠州人大代表黄细花的“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议案。
我已写过文章支持黄细花的“法定婚龄降至18周岁”的建议,在此不再重复。本文想谈谈申纪兰,她为什么会成为最受关注的代表?一是因为她是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二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在全国人代会上投过一次反对票。
网上有一个段子这样描绘申纪兰:“任期最长的人大代表,申纪兰----大跃进她赞成,人民公社她赞成,文革她赞成,批斗刘少奇她赞成;否定大跃进她赞成,否定人民公社她赞成,否定文革她赞成,平反刘少奇她赞成。她活在世上就为了赞成。人大代表申纪兰,唯一连任55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之所以能连任,就因为她赞成。”
申纪兰在今年两会期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还因为她发表了“网也应该有人管”的言论。3月6日《大河报》报道:“申纪兰说自己不愿意上网。她也没有电脑,获取信息主要是看电视和报纸,也学材料。‘我有个想法,网也应该有人管,不是谁想弄就能弄……这个网,你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
很多网民对申纪兰的上述言论大加嘲讽,但我对这种言论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在当今中国,人的出生尚且需要经过政府(具体来说是政府的计生部门)的批准,取得“准生证”,那么,上网也需要经过组织(或政府)的批准又有什么奇怪的?“生孩子要经批准”其实与“上网要经批准”一样荒谬,但这种荒谬的政策已经实行了三十多年,仍有很多中国人认为“生孩子要经批准”是理所当然的。
“准生证”美其名曰“生育服务证”,正如“超生罚款”美其名曰“社会抚养费”一样。在当今中国,育龄夫妇要合法地生孩子,就必须取得“准生证”。“准生证”意味着,你的出生来自政府的恩赐,如果政府不批准,不发准生证给你,你就不能合法出生,而没有你的出生,就没有你的一切。既然连你的出生都要经过政府批准,那么,你的一举一动(包括上网)都要经过政府批准,又有什么奇怪的?
如果生孩子要经政府批准,如果上网要经政府批准,按照这种逻辑,吃饭也要经政府批准,说话也要经政府批准,写字也要经政府批准。不过,如果真的有一项法律规定“说话要经政府批准,写字要经政府批准”,那就会陷入“第22条军规”式的困境,因为如果你要向政府申请批准你说话或写字,你这种申请本身就要说话(口头申请)或写字(书面申请),而你这种申请本身就已经违反规定了,你就是已经未经政府批准就说话或写字了。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本质是生育的行政许可,通俗地说就是:人的出生需要经过政府批准。我想问:制定“人的出生需要经过政府批准”这项政策的那些人,他们的出生是否经过政府批准?如果他们自己的出生不需要经过政府批准,他们为何规定别人的出生需要经过政府批准?试问古今中外,还有哪个国家、哪个朝代有“准生证”这种东西?准生证一出,什么证都不奇怪了,因为准生证乃是万证之母,其他所有的证都是从准生证派生出来的。所以,中国还有“上环证”、“不宜上环证”、“结扎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独生子女证”等等稀奇古怪的证件或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