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欠缺、产业链不明晰、标准不统一称为物联网发展的桎梏。此外,物联网的应用缺乏行业性,这就带来很大的成本问题。
有媒体报道,某运营商从业者透露,一方面,某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在另外一个行业将很难复制;另一方面,同一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在不同的地域也将难以复制。
所以,物联网的建设不可能依靠某一家企业来完成,只有通过政府力量,充当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者。并且,在传感网建设、政府购买方面给予支持。
物联网极有可能被列入“十二五”规划,这也是众多省份大力发展物联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会不会造成盲目跟风?
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革新,并且也被各国看重。但其自身存在的安全性使得各国在推进时,都小心谨慎。
物联网不单纯是网络建设,它更多的是结合云计算、3G等新兴技术,来完成对数据的系统处理。所以,标准的制定就事关重大。但目前来讲,各国标准的不统一,核心标准的不确定,使得物联网还很不成熟。
小刀马认为:“虽然市场变化莫测,时机把握也稍纵即逝。不过物联网这么大一个概念的出台和布局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告诉记者,目前地方政府在发展物联网过程中已经无形中扩大了物联网的外延,这个本身没有错。但问题的关键还是盲目扩展和投资,是不是因此能真正孕育出很多经营良好的物联网企业。
“发展地方经济,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高科技转型,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一窝蜂地杀进某个概念中,那么最终自吞苦果的时候,就太舍本逐末了。”这位专家表示。
中国物联网发展,是“推手”还是“黑手”?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