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生活在数字之中。收入是数字,支出是数字;时间是数字、空间是数字;工作是数字,生活是数字;事业是数字,感情是数字;出生是数字,死亡也是数字。
有了数字就会把感性事情变得理性,把一切都拿到天平上去称一称,所以就会活得很累。
有了数字的衡量,就有了得失成败的标准,其中的一方总是会有成就感,而所对应的那一方就会有挫败感。
专业服务与职业要求,都是以量化的时间为考量标准,在工作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报酬,工作与收益都在约定的时限之内,彼此会取得内心的平衡。加班就会有超时工作,以及额外付出的感觉。付出之后没有得到相应的收获,内心就会失衡。
你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不管是约定的时限之内,还是在超出的范围之外,会让人有在做小时工的感觉。一旦按照时间来约定,下一步就是横向对比所带来的不平衡。
同样是人,为什么收入标准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做同样领域的工作,提供没有本质区别的服务,为什么收费标准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同样的时间,明明是在闲聊,即使没有在工作,凭什么有的人就会有高得离谱的收费,而另一些人就会花出大价钱?为了得到机会而不惜采用价格战,但内心却又纠结于别人的高收费。
你最值钱的,并不单纯是所投入的时间;即使是工作时间,也未必都是在办公室;即使没有在办公室,都依然是在工作;或者即使在办公室,都未必在有效的工作。即使没有财务上的付出,依然难以估量。
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性的工作之中,也需要融入情感因素。学习是对自身实力的积累,会让你有更高的含金量。参加培训与参加会议与社会活动,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广泛的人脉资源。到企业外边去公关,是为了得到业务机会。
虽然人都是因为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回报会让付出更泰然,但有节制的付出,本身就是理性态度。
当然,不要误认为付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双方之间总是会有差异。
你所付出的是什么?时间、经验、智慧、人脉、资源、思路、创意、感情?你会奢望对方照单全收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对方所购买的是什么?购买者所购买的核心是以你的时间为表象,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在付出之后得到什么回报会让人内心平衡?
你所纠结的不单纯是在实力上能不能、在回报上值不值的问题,更是在内心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不要对你的付出斤斤计较,不要把你所有的投入都进行量化。
酣畅淋漓也是一种享受。因为你没有必要去猜度,没有必要压抑自己的激情与梦想。
成本仅仅是所投入的量化因素,量化是理性的基础。纠结于成本就会为成交设定门槛,成交概率就会低得多;忘记成本就不会没有成交,有了成交才会有收益。
人的需求真的很难满足,所谓得到满足也仅仅是相对的,是特定时间阶段的满足。
如果人不是为了财务负担而活着,那么还能为了什么而活着?
你必须要明确,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是追求财务回报还是非财务回报?是基于理性的对比与贪婪还是感性的倾向与执着?
人在很多时候需要简单一些,遗忘掉那些会困扰自己,让自己感觉纠结的东西。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洒脱。
假如放弃欲望我们就会活得更洒脱,只有忘记利润才能让自己更有意义,不让自己成为金钱与物质财富的奴隶。也只有忘记成本,才会让自己回归本真,才不会有那种出卖的感觉,因为被出卖更多的是一种屈辱感。
忘记得越多,被束缚的感觉越少,你的一切都是有参照的。
每个人都有合理的诉求。你在世俗社会的修行,躯壳是唯一的负担。
忘掉数字,感性生活。
忘记身体,忘记过去;忘记成本,忘记利益,把一切都减掉,之后才会有清新的感觉。
我们必须尊重世俗的选择。
在物化的世界中,精神大师不屑于讨价还价,但价值体系往往也是虚幻的,无法得到现实的支撑的。
贾春宝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