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人这样解读,“恶”是念(e4)也就是凶恶之恶,而非厌恶之恶。那样这句话就和“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的意思相类似了。在《论语》中,有的时候“君子”和“仁者”是可以相类的。那样本章的意思就成了:“仁者,(知道什么是仁)就能知道使什么样的好,使什么样的人不好”。也就是帮助谁,打击谁的问题了。这样的解读也算是有些道理,权作一解,这里就不在展开了,
孔子绝对是一个善善恶恶的人,绝对不是那种和稀泥的好好先生。那种没有是非的“好人”,孔子称其为“乡愿”,称之为“德之贼”。不论什么时代,都是必须要有一个标准的,必须要有是非的。否者黑的就成了白的,白的也就成了黑的。这样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那种认为孔子没有什么可厌恶的,是绝对说不通的。下一章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在误解孔子,是误解还是误导呢?我们拭目以待。
善善恶恶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