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商贩的小生意与商业文明的大进步


    看过一个小片,关于北京几家广受欢迎小吃的介绍:有一个被称作“老头肘子”,有个老头每天做三四锅肘子,定时用小车推到一个大院售卖,早早排起的人龙是专门等候老头到来的,瞬间工夫肘子售完,连汤汁也被买回去煲汤炒菜,老头说“肘子是每天清晨亲自选购的,用料极为讲究”,他本人以前在某医院为领导做饭,对厨艺很有研究,现在是发挥余热,能力有限,只能做这么多;有一个是奶皮麻花,加上了整张奶皮,酥软香甜,老少皆宜,门前每天排着人龙,店员说“好多同行做的麻花自己都不吃,我们天天吃,油两天一换,很干净”;还有一个是肉夹馍,每天店前也是排着人龙,有的单位集体购买,一下子要上几十个或几百个,店主说“每天早上亲自选肉,发面很讲究工艺”。

   他们的生意都是供不应求,看到这样受欢迎的火爆场景,想必每个人都会心生向往希望能亲自品尝一下,身边有这样的摊点,生活就会平添几分温馨。街边遍地的小生意,不见得每条街每个社区都能出这样一两个广受欢迎的小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店主,换了一茬又一茬,很多生意都不持久。

    我曾经在街边看人家卖鸡蛋灌饼,因为有事我在那里耽搁了一个小时,也足足看了一个小时,生意很好、卫生很差,匆匆忙忙赶路的人,在这个小摊上花上几分钟买个鸡蛋灌饼,然后边走边吃打发自己的胃,他们不知道吃下去的东西发生过什么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每天都在这些街边店铺打发生活,即便地沟油泛滥,劣质商品充斥,还是都在吃、喝、用,时间久了,麻木了。

   华为总裁任正非有亲人是因为在街头买了塑料包装的软饮料喝后,拉肚子,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对这位拥有巨大商业成就的企业家而言,那个卖饮料的街头小贩是无法忘怀的悲剧记忆。

    我曾经看过有个售卖干果的店用一块液晶屏幕打出了自我宣传广告“本店是一家拥有15年经营历史的老店...”,当时看了感觉很娱乐,后来一想,这是他们15年的全部,只要认认真真在做,没有理由不自豪啊。与大企业创造的成就比较,街边店铺很渺小,但是,街边店铺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里,对于本分、勤劳尤其是还有独门绝技的生意人,我们应当予以真诚的尊重。

    日本有一种精神叫“一生悬命”,讲究即便做碗拉面也要做到最好,我们的国家太大,人口众多,没有那么大的民族危机感,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敬业精神。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个街边商贩的生意做到最好,就会受到热烈追捧,会有很多人不惜绕远过去感受一下。在这样庞大的国度、庞大的群体里,我们需要找寻一种力量,可以支撑我们把每个角落的商业都做到极致。

    如果我们的街边商贩都充满了商业文明,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也一定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