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自古,满招损,谦受益,人不学习就难以变聪明。所以,黄帝就说:“内事不知,不得言外。细事不察,不得言大。”在治国方面,“不用辅佐之助,不听圣慧之虑,而恃其城郭之固,怙其勇力之禦,是谓身薄。身薄则贷,以守不固,以战不克。”蚩尤恃勇而叛,骄狂以败,即其例。所以,黄帝选精通道学、天文、医药等各方面的人士为师,组成一个咨政机构,或可谓之以“智囊团”,每遇治国大事而征询大家的意见。

  治国者自己勤学,可以造福于国人,而普天下的人民都重视学习,特别是重视哲学理论的学习,则会造福于人类长久的社会生存与发展。所以,黄帝将播道于天下,作为自己念念不忘的一件大事,他说:“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故服人而不为仇,分人而不譐(似应为‘蹲’)者,其惟道矣。故,播之于天下而不忘者,其惟道矣!是以,道高比于天,道明比于日,道安比于山。故,言之者,见谓智。学之者,见谓贤。守之者,见谓信。乐之者,见谓仁。行之者,见谓圣人!故,惟道不可窃也,不可以虚为也。” 这也可能就是黄帝、风后、岐伯等纷纷著书传之于后世的一个历史原因。此后,在整个五帝时期,都特别重视学习,尤其重视对于哲学理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