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观点创新(这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它包括:企业宗旨创新、企业精神创新、长期目标创新、价值观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
第二个组织创新(这是企业创新的保证)它包括:产权结构创新、社会结构创新、组织结构创新;
第三个和第四个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是企业创新的手段)
第五个是市场创新(这是企业创新的目的)所有的创新最终的目的是打开市场,因此市场创新也就是目标创新,它创新的目标应该包括:客户满意最大化、股东满意最大化、员工满意最大化。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不再存在,靠某个点子或策划已不能给我们带来优势。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创新,真正将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不被淘汰。
“思路决定出路”。下面我列一个表,反应一下企业经营思路创新的几个对应:
1) 经营思路创新
2) 组织形式创新
企业的组织形式必须适合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司=机器,所以建立的组织形式是工作型组织。随着时代发展,我们步入了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就要求我们改变认识,改变组织形式。
所以组织形式在不断变化,组织形式创新可用下面的图表进行描述:
工作型组织(主要靠行政管理、指令导向)→学习型组织(强调个人学习,组织学习)→教学型组织(它营造的是:工作的教练,培训的导师,培养和制造干部的能力)
3) 技术创新
现在科技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资料得出:从长远的角度看,不是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关键推动力量。
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之一,就是这些国家追求高速度发展时,不是依赖技术进步和由技术进步产生的相对经济效率,而是依靠大量的资本扩张和大规模的资源投入,结果导致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资产价格和本币壁值严重高估。据有关资料显示亚洲若干新兴工业化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0%,而美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43%。
对于企业的技术,实际上应该包括开发技术、仿制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我们除了应该重视自主开发,还应该结合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的实际,选择一条现实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和合资引智等方法实现技术创新。
4) 管理创新
在加强基础性管理的前提下,实现管理创新。
企业永远需要创新,不创新,就不能永远成功。美国通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在1981年接管通用公司时,通用公司的市值在所有美国上市公司中位居第十,韦尔奇没有满足,而是对通用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管理创新,将通用改造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1997年通用公司的市值不仅是美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
加强基础性管理(这是经济基础),包括: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信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管理、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实现管理创新,实际上是制度性管理(这是上层建筑),它应该包括:产权的清晰程序、资本的组织形式、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作为企业应该经常做全面检查,保持每一个部分的健康。
未来,企业要生存,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跨越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创造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
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服务,以及新的游戏规则,不断打破旧有的局限性。
21世纪不管是什么行业,将会逐渐转型成创造业。对企业而言,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小节,也要想想有没有改善的地方。并非每项创新都那么复杂,那么震撼,企业的创新过程应该从一个个点点滴滴求创新,持之以恒求发展的过程。
创新意味着观念的变革,意味着组织的变革;
创新意味着运行模式的变革,意味着竞争基础的变革;
创新意味着市场规则的变革,意味着经营思想的变革;
企业创新的五大层面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