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陨落,历数那些渐行渐远的老字号


  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呢?不管是不是,很多品牌在2012已经遭遇了他们的末日,而他们的倒下将宣布各自时代的彻底终结。不如我们看看《北京青年周刊》2月18日的文章《2012,老店末日?巨头陨落,历数那些渐行渐远的老字号》

  柯达 英雄迟暮

  走过132 年的柯达公司正式宣布在纽约南区法院申请破产重组,曾经的先驱如今垂垂老矣,终于还是没能抵挡住时代洪流的冲击。

  在最辉煌的胶卷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2/3 以上的市场份额。1975 年,柯达公司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只可惜,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最后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于他人。更甚者认为,是柯达亲手在自己脖子上挂了白绫。

  上世纪80 年代,柯达进入了化工、清洁用品及医疗设备等领域,但都没能打开局面。即便是向数码业务转型也面临内忧外患:内部缺乏核心技术; 外部面临激烈竞争,富士、索尼、惠普、佳能、爱普生等在各个细分市场对其构成致命威胁。

  进入21 世纪,胶卷销售日益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利润3 年内缩水71%。随着数码相机的崛起,以及手机拍照功能的突飞猛进,传统胶卷的主流地位迅速被吞没。而在此时,“雄狮”依然沉睡,柯达的决策层并没有做出长远的战略性规划,一味沉溺于传统胶片,产品发展重点长期围绕着已有胶卷、印像和冲洗业务打转,压制了数码相机的进步。最终,以关闭生产了74 年的胶卷工厂告终。

  与竞争对手相比,说柯达近几年毫无作为也并不为过,想要重新成为市场标准也只怕是有心无力,曾经的辉煌已经落幕,只留给人们一个唏嘘的“胶片时代”。迟暮的英雄将何去何从?

  2012,传说中的世界末日。

  不管是地球毁灭还是连续黑夜,对末日的敬畏已经在全球蔓延。然而,对于某些至今依然响当当的世界老品牌来说,也许并不用等到世界末日那天。它们已经渐渐式微,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上帝似乎并没有为它们预留诺亚方舟船票。

  正如莎士比亚在半个世纪前说的那样,“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诺基亚 没落贵族

  如果要评选2011 年最“悲剧”品牌,相信许多人都会将这一票投给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它陨落的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IT 市场的竞争瞬息万变,今日笑傲江湖,并不代表不会成为明日黄花,即便是拥有统治地位的贵族也不能例外。而现实也残酷地证明,诺基亚高估了自己的魅力,曾经傲人的市场份额并不能与消费者的忠心划等号。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诺基亚经历了高层变动、降价、裁员、放弃塞班系统、与微软结盟……在争议声中苦苦挣扎,却依然无法阻止陆续从各大证交所尴尬退市。有人已经耐不住开始疾呼“诺基亚已死”。诺基亚CEO 史蒂芬·艾洛普对公司当下的衰势并不避讳,他曾表示:“第一代iPhone 于2007 年发布。而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一款产品具有与之接近的用户体验。我们落后了,我们错过了主要潮流,我们丧失了时间优势。”

  当然,仅仅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是远远不够的。对诺基亚的质疑,除了其自身发展乏力、业绩下滑乃至亏损连连外,还有它孤注一掷的Windows Phone 平台,是否是一支潜力股,能否帮助诺基亚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业界的看法不尽相同,或许连诺基亚自己也说不清。智能机业务的运作就像是拆炸弹,稍有不慎便可能伤及自身。当然,目前它还有资本继续顽强抵抗,甚至可以说成是“韬光养晦”,只是,高傲的贵族必须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

  雅芳 公主梦碎

  在这个女性力量蒸蒸日上的时代,雅芳这家“属于女性的公司”却日渐衰落。

  拥有超过120 年历史的雅芳是全球直销模式的发明者,也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直销巨头。虽然在发展途中并非一帆风顺,但在渡过转型期后,雅芳已经真正成为众多大牌化妆品牌的有力对手。然而好景不长,近年雅芳开始陷入业绩下滑的泥淖,往日的风光正在消退——2010 年,雅芳在中国累计亏损高达1080 万美元,不但2011 年接连三个季度业绩下滑,直销员的数量也比2009 年锐减了25%。不仅在中国呈现没落之势,雅芳在俄罗斯和巴西的销售收入也有所放缓。

  而“公主”的另一个“烦恼”却是波及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日本等国,以及多名高管的“贿赂门”事件,三年有余旷日持久的调查,使企业形象和业绩都笼罩上了一层阴影。早前便有业内人士指出,雅芳急需在中国重建商业信誉,而不断爆出的丑闻无疑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摇摆不定的市场战略,想要挽回在中国的败局将变得更为困难。

  “未来前景无限光明,请坚定你的信念。”在半年前的雅芳125 周年庆典上,雅芳全球CEO 钟彬娴对台下的经销商及管理人员大声地说道。

  “公主”想要青春常驻,在旁人看来,却更像是病入膏肓的梦呓。

  注:本文根据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夜读》2月21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