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逆商”的“80后职业团队”


                         从容应对逆境的年轻人

每年春节回家,在B市工作的小D都要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我们在老家房、车……什么都有了,你在大城市干了那么多年了,怎么还是啥也没有?”

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返乡过节的“80后”都会患上严重的“恐归综合症”,但小D却从容应对,对亲朋好友直言相告:大中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当高,这些物质的东西早晚大家都会拥有,但每个人年轻时的宝贵经历却是不可复制的。

这样,小D每次过节返乡带给父母的都是开心和放心,小D的个人事业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2011年,小D终于在B市买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逆境中更需要高逆商

每个职场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逆境主要包括职业生涯逆境和个人生活逆境两大类。前面提到的“80后”的“恐归综合症”实际上是城乡文化差异导致的个人生活逆境,需要通过职业生涯逆境的扭转,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步消除。而逆商(Adversity Quotient就是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和应对能力。

从企业发展层面来说,拥有一支“高逆商”的“80后职业团队”是极其宝贵和值得自豪的。它是企业生命力、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那么,“小D”式的高逆商“80后”职场人拥有的是怎样的素质呢?

评价逆商高低的四个关键要素是:逆境的个人控制感、逆境起因和改善责任界定力、逆境影响范围控制力以及逆境持续期控制力。

逆境的个人控制感来自人们的自信力以及对战胜逆境本身乐观、无畏的精神。小D对“恐归综合症”的个人控制感,正是来自于其在职场多年打拼过程中获得的自信及其乐观、无畏的心态。

逆境起因和改善责任界定力来自于对外部事物的客观分析、人们的责任意识以及主动迎战逆境的积极态度。小D认为“恐归综合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两代人之间沟通方式的差异、年轻人之间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以及父老乡亲对他的殷切期望,情况是可以控制的;他自己有责任通过积极合理的沟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逆境影响范围控制力来自于个人的危机控制力以及严谨、开放的精神。小D明白,“恐归综合症”产生于老家的亲情关系圈,不能让它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这正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原则。

逆境持续期控制力来自于个人的目标管理力以及执着、顽强的精神。小D明白,要让两位老人从根本上放心满意,还是要最终拿出过硬的实际“成果”来。为此,他在公司长期踏实苦干,终于取得了生活和事业上的进步。

 

                                        如何培养高逆商的“80后”职场人

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一开始就拥有高逆商,对“80后职场人”的逆商培养已成为当代大多数中国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重要课题。它包括对上述四大能力素质组合的持续打造。

首先,“80后职场人”的自信力与乐观/无畏精神,归根结蒂来自其专业能力和专业业绩水平(通过个人收益、职位等级和职业声望等外在形式加以体现)。企业要系统开展针对“80后职场人”的、持之以恒的专业培训(包括价值观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训练),要在“80后职场人”中长期组织开展与公司业绩最优者比照竞争的标杆管理。

80后职场人”的责任力与客观/主动精神,归根结蒂来自于以责任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贯彻,以及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只有通过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各种正、负激励手段的组合应用,才能打造出具有高度责任力与客观/主动精神的“80后职场人”。企业要根据内外形势的发展不断优化、充实自身的责任管理文化和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升“80后职场人”的责任力与客观/主动精神修养。

80后职场人”的危机控制能力与严谨/开放精神,来自于企业系统的危机管理培训及其自身危机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所谓危机就是紧要关头。只有当人们把逆境视为一种危机时,才会产生全力应对的强烈使命感和紧迫感;只有当人们具备足够的严谨/开放精神时,才能确保逆境影响范围控制的最佳效率和效果。

80后职场人”的目标管理能力与执着/顽强精神,来自于系统的目标管理培训以及企业自身目标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同时也来自于“80后职场人”自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以个人计划自行制订、自觉执行、全程自我监控以及定期自我评估的水平为标志。目标管理能力与执着/顽强精神的持续提升,将助力“80后职场人”最大限度地缩短逆境延续时间,不断改善逆境并最终从根本上消除逆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对“80后职场人”进行全面逆商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相关企业自身管理体系和培训体系不断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