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收入群体适当补贴
专家说,建议采取四项措施应对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第一就是要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只要粮食、生猪等农产品和基本的消费品供应能够保障,应对通货膨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再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手段调节,供应肯定没问题。接着就要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包括城乡低收入群体、在校家庭贫困学生等,通过财政的渠道进行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
防止游资炒生活必需品
对于目前“游资炒作”对物价的影响,周望军说,首先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同时要完善制度,因为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同时要建立专门的机制,对游资动向进行监管,严格制止他们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
减少流通环节控制成本
针对农产品价格,周望军说,目前我国蔬菜流通环节费用占成本比例偏高,达到50%,甚至三分之二。产地是9毛钱的萝卜,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卖3块,换了5次手,加了5次价。所以要减少流通环节的倒手次数,鼓励农超对接,就是超市直接到农民手上采购。
同时,他建议农民组成蔬菜合作社,一家一户没有谈判的基础,一个县组成一个蔬菜协会跟若干超市采购单位进行谈判就容易得多。乱收费问题要继续治理,他说,很多城市为了绿化、美化,“退市进超”,超市的价格比路边摊的价格要高。另外,不是城市的核心景观区也没有必要“退市进超”。
解决物价疯狂的四大举措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