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语出《唐·刘禹锡·秋词》。《秋词》全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确实在这首诗中把秋日人们普遍产生的寂寥之感一扫而光,和盘托出了一个胜春朝的大好秋光。
成熟心态中有一项称为悦纳,即个体对所处的任何时空,都能时时在在地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刘禹锡在创作《秋词》时的心态肯定是悦纳。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望无际,只见一排鹤群拨开浮云直上九霄,同时将诗人的创作情绪也带引到了碧霄之中,情舒意发,一泻千里。
具有成熟心态的个体,常能将一般人认定的寂寥之境转化为热腾之境,把悲凉的感情转化为欢悦的热情。环境所呈现的时空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同心态的个体会对同样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情绪。人们应该清楚,怎样的情绪是人们所喜爱的,怎样的情绪是人们痛恶的。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有一个陋习,它们总是怀着悲戚的心情去看世界,勾起的感情经常是愁怀满腹,忧思缠胸。随手拈来一首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立马来了一个思断肠。如果换上悦纳,可以写成:“秋风横扫酷夏虐,草木换装瞻新略,群燕南巡游兴确,秋高气爽称一绝。”
现实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其实是最可宝贵的。现实稍纵即逝,一秒钟以前就不是现实,一秒钟以后也不是现实,只有现在才是现实。一秒钟以前人们所处的空间和一秒钟以后人们所处的空间,绝对不会是同一个空间,一秒钟以前人们所处的时间和一秒钟以后人们所处的时间也绝对不会是同一个时间。现实来之不易,一秒钟以前人们很难想象到一秒钟以后将会是怎样的,成为现实的存在确实是值得人们好自留恋的。一当人们认识了现实的珍贵性,人们就会对现实无比热爱。人们也会对现实中的各种存在细细地端详,悠悠地品尝,深深地发掘。在端详中肯定会觉察,现实的构造是何等巧妙,真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品尝中可以体察,现实果然是无比美妙,堪称是一件美仑美奂的艺术品。人们还可以通过发掘,去认识现实与往昔是怎样相连,现实与未来又大致有几种发展趋势与延续方向。就在这些端详、品尝和发掘的过程中,油然而溢的对现实的热爱之情,就必然酿制出对现实的悦纳。人们定会拥抱现实,抚摩现实,热吻现实。
悦纳就是对现实的热爱,对热爱的现实,行文吐字肯定是热烈的,充满感情的,对悦纳的对象,人们对它的描述,肯定充满着温情,它的魅力,它的美丽,它的阳刚,它的阴柔,它的无与伦比的动态,它的闲舒安详的静态,它的……
它的……它的一切全是真善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