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打造出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化,联动——幸福指数价值链。
(二)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关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北京市2012年煤耗要从2000多万吨降到1000万吨,这是应予赞许的;它也可能成为一个样本。
(三)
“大力统筹人口导向、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区域放置规划;明确配套政策”。
不但要讲市场化之资源配置,同时要讲人性化之生态资源配置。
跨省区协同机制的打造至为重要。
“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
一个是双投(投资、投机)分开;一个是投资与投机要分开,此二方面不能混淆。
(四)
要坚决杜绝“开宝马、住保障房”这类怪现象,实现保障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是错误的;应倒过来:公平第一,兼顾效率,“民心工程”不能变味,开着宝马,住着保障房,不能容忍。
(五)
社保、养老金贬值是“近几年全社会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去年五项社保基金全年贬值超过一千亿,而过去十年社保基金的贬值损失达六七千亿”。
一定要将其“活化”起来,不能把这肥牛养瘦了,一年贬1000亿,十年间贬六七千亿,绝不可以。
(六)
“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
“官本位”、奢享福利使得大学生都愿到那儿去“致富”,这是社会主义“腐败化”的标记,缘起有分配不公问题,但更为严重的是“寻租”已成为某些人们“致富”的第一“绝招”。
(七)
“教育经费最重要的不是用在那些无用的课题上”。
用到什么课题上,尤其是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课题,要三公,要有一个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