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3-9 资料来源:人民政协网
图:3月2日下午,章治安与前来送行的中国民营经济服务网CEO陈兵力在机场合影。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12-03-09 02:49
文/扬眉 图/锦华
圆梦。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富思特集团、湖北光彩富思特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章治安曾经有过好多的梦想,也有好多梦想都是由提交建议案逐一实现的,“这也可能是我这一生最大的梦想,如果能实现,我想应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因为这个梦想的实现将给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个可资借鉴、能复制的样本。”
章治安的梦想就是在这次两会上提出的《以创办经济特区的办法在湖北创建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试点》的建议和关于《在湖北等中、南部地区创办中非人才培训中心或中非友好学校》的建议。
章治安是一个学者型的民营企业家,一直在涉农一线工作,从最早在农村供销合作社工作到经营包括涉农包装用膜的大型BOPET中国包装龙头企业,再到投资年产30万吨食用油的加工物流基地,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朴素的情感。多年来,他帮助的农村孩子数以千计,现已都成人成才;他帮扶的乡村也有多个,目前不仅已脱贫而且已接近小康。但用他的话来说,真正实质性地解决“三农”问题,靠个人和个别企业的参与和支持这都还远远不够。通读今年的一号文件后,章治安突然眼前一亮,心头一热,萌发了用当年搞深圳经济特区的办法来推动农业高科技发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念头。经过与多个专家学者反复推敲,终于形成关于《以创办经济特区的办法在湖北创建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试点》的建议正式文本。
建议说: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15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创办深圳特区改革试点。深圳特区凭借特区政策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迅速在一个小小的渔村成功崛起了一座国际大都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以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模式,开始了“珠三角”、“海西”、“江苏沿海”、“关中-天水”、“辽宁沿海”、“横琴”、“长吉图”、“黄三角”、“鄱阳湖”、“重庆”、“上海”、“成都”、“海南”、“新疆霍尔果斯”经济特区的全面布局。一个经济特区改革试点成功到经济特区的全国推广,30多年来我国各项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世界为之震惊。自2003年以来中央每年发出涉农一号文件,至今已是“9连发”,全国“三农”出现不断改善局面,但与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相比,显然滞后。为高速度、跨越式推动“三农”发展,特作关于《以创办经济特区的办法在湖北创建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试点》的建议:
一、选择孝感创办“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试点
如同当年选择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一样,选择一合适区域创办“高科技农业特区”作为试点。如湖北孝感等地区属山林丘陵地带,已种植近50万亩茶油树且已挂果,还有近3000万亩山林地可种植茶油树和一个年产30万吨食用油加工企业,但由于资金等原因,预期经济效益无法实现。如能给予经济特区政策和专项政策扶持,该地区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食用油生产基地,同时带动襄阳、黄冈、恩施等周边山林种植茶油树,可形成数千万亩的茶油树种植加工业区域经济圈,既可成为国家重要的食用油生产储备基地,又可有把握保证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专项试点的成功。
二、推动农业高科技企业上市或给予专项经济扶持政策
农业高效发展靠的是高科技,高科技的发展靠的是资金,资金募集其来源靠的是政策。深圳当年的发展,得益于企业的上市和特区专项经济政策的扶持。如湖北孝感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能推动高科技农业加工企业上市或给予专项经济扶持政策,不仅能使现有的茶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亦可扩大茶油树的种植面积以及提升茶油树的品种质量,提升茶油果“东方橄榄油”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孝感、随州现已有香菇、木耳等农林产品年出口近7亿美元的基础,囿于资金及培育产品基础原料不足,限制了企业出口规模。而茶油果榨油后的渣料正好是香菇、木耳等培植的最好基础原料;有了资金支持,该地农林产品也可提升品种质量和加工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有特色的农林高科技经济发展特区模式。
三、以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模式推动我国农业高效发展
如在湖北孝感创建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能够破题,在新疆建立以果蔬等为主题的、以中亚五国为主要市场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宁夏等建立以枸杞等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内蒙古建立以沙棘等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东北建立以粮食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福建建立以茶叶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江西建立以竹木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湖南建立以水产业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在贵州建立以酿酒业为主题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等等,可能是推动我国农业高效全面发展的一个好方式。
30多年城市经济特区的建立,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相信,从创办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始的今后30年,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一定能为我国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作为中非民间商会的理事,作为在非洲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制造商,章治安对近来发生在非洲的我国出国人员人身安全问题有着沉重的思考。
章治安提出的另一份关于《在湖北等中、南部地区创办中非人才培训中心或中非友好学校》的建议也自有着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建议说:中国和非洲虽然相距遥远,但中非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非双方就并肩战斗、携手同行。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确立了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了全面、快速、深入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对中非诸国的投资及合作规模呈日益扩大态势。但在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非洲诸国的多次突发事件,造成我国援非人员巨大伤亡。为能保证我国与非洲诸国全面合作战略实施,又能有效地保证我国援非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内湖北等中、南部地区创办中非人才培训中心或中非友好学校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方式。
一、有利于中非战略人才的短、中、长期培育
1.中非人才培训中心:
技工培训:根据我国在非洲投资的项目类别和技术含量,可邀请当地派遣技术人员来我国对口企业和机构内实施3-6个月短期培训和实习,使其能代替我国派遣的大量技术工人。
经理培训:可在6-12个月的培训中,挑选合适人员进行5-8个月的再培训,使其能代替我国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职能。
2.中非友好学校:
在国内创办中非友好学校是实施长期贯彻中非战略人才储备的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注意到我国已决定和正在实施在非洲诸国创办中非友好学校,但在目前形势下,既投资高,且有安全隐患。为能保证中非战略人才储备,又合理使用我国的教育资源,在我国湖北及中、南部地区的大学、中专、高职以及中学教育机构内设置中非友好学校或中非友好班、特色班,从非洲娃娃开始培育中非友好亲善大使和某方面高等人才。
二、有利于减少我国援非人员数量
有了中非人才培训中心及中非友好学校实施中非人才短、中、长期对非洲人员的培训,可以大大减少我国援非人员数量,特别是改变我国目前以劳务出口方式的局面。有了当地人才的有效对接,我国在非投资及其援建项目就会以少量的技术专家或权威到岗即可。从而减少我国援非人员数量,提高安全系数;提高援非人员质量,也有利于降低我国应对援非人员人身安全突发事件的成本。
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中非战略实施品质
有了中非人才培训中心及中非友好学校实施中非人才短、中、长期对非洲人员的培训,有了当地人才的有效对接,我国在非投资及其援建项目只需输出设备和技术及高管,这样可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诸多行政负担,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控宏观和中观,着力于提高我国实施中非战略的品质。
四、湖北及中、南部地区是创办中非人才培训中心或中非友好学校的合适之地
1.湖北及中、南部地区地理环境与中非诸国相差不多,适合非洲人员来我国学习、生活。
2.湖北及中、南部地区与非洲诸国的经济接触密度大,范围广,基本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业、塑料包装业、高新技术产业多有在非洲诸国落地。
3.湖北及中、南部地区教育和科技较为发达,可有效用于非洲人才培训。
4.中非民间商会、湖北省非洲民间商会在湖北及中、南部地区有着与非洲经济文化对接的成功经验和深厚的沉淀。
5.湖北的民营企业对非洲的投资近年来呈日益扩大趋势,对配合国家中非战略有良好的民间基础。
点评
有着率先发起、全程主持推动新疆经济特区成功申办经验的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高级经济顾问、湖北光彩富思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兵力认为,章治安本次提出的“高科技农业经济特区建议”,饱含着他深厚的涉农情感、对“三农”现行体制改革的深层次思考,已超出一般区域性经济特区创建理念,对科学贯彻9个一号文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关于在国内创办中非人才培训中心或中非友好学校的建议,对我国经济如何科学地高品质“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式,提出的办法也会形成跨区域、跨国界、跨领域多方共赢的、能持续发展的模式。他相信,章治安在本届两会上提出的“两个建议”,是一次高质量的全国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的履职,一定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深远的影响。
(编辑:中国民营经济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