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的流行


  5月1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了加强慢病防控的三项建议,即将慢病防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核心指标、进一步加强卫生体系建设和充分发挥世卫组织作用。  陈竺指出,慢病是“社会传染病”,慢病防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如果控制不好,未来二三十年,全球将出现慢病的“井喷”,应高度重视导致慢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慢病的流行,社会因素是催化剂。中国也不例外。

    美国华盛顿大学Elanan Uretsky在题为《成功的风险》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慢病在中国城市男性尤其成功男性和政府官员中盛行,与社会因素导致的危险行为关系密切。(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2011,26:212)尽管许多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懂得如何预防慢性疾病。

      医生凭专业医学知识不能应对慢病的浪潮,传播慢病的知识不足以改变行动。降低慢病的风险更需要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转变。Uretsky提出,中国人需要建立重新定义什么是工作和什么是健康的工作场所,干预措施应针对群体,而非对某一个体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