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成为世行新舵主


   围绕现任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的继任者人选,长期掌控着话语权的美国已经受到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小挑战。尽管最终的结果并不能改写美国最终框定世行行长的历史陈规,但发展中国家所吹响的竞争“集结号”却让人们清晰感知到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重构与新生力量成长的铿锵脚步。

 
  在世行存续的67年中,先后历任的11位行长都来自美国。佐利克之后的下任世行行长依然会由美国来决定似乎成为不容置疑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规定,任何重要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来决定,而美国当下拥有15.85%的表决权,足以否决任何动议。
 
  在国内经过了一番搜寻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最终选定了韩籍美国人金辰勇作为下任世行行长的人选。自从被提名为世行行长继任者人选之后,金辰勇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全球倾听之旅”。与此同时,美国财长盖特纳向世界银行187个成员国致函,要求支持达金辰勇当选为下一任世界银行行长;另外,奥巴马在韩国首尔外国语大学发表讲话,将金辰勇描述为“到美国后毕生致力于帮助世界上的穷人和病人摆脱困境”。
 
  然而,金辰勇能否胜任世行行长还是招来了国际舆论的质疑与非议。过去20年,金辰勇曾多次主张其他国家对更贫穷的国家施以援助,但是在世界银行所关注的金融和经济问题上缺乏经验。而金辰勇也曾经承认,自己在3年前就任大学校长之前,对对冲基金一无所知。更加关键的是,金辰勇还遇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两位挑战者尼日利亚的候选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和哥伦比亚的候选人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三人均已作为世行行长的候选人接受世行执行董事会的面试,世行执行董事会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选出新行长。
 
  按照规定,三名候选人通过面试之后将交由世行董事会投票选出最终人选。目前来看,由于金辰勇已经得到了世行投票权份额排位前两位的美日两国的支持,同时也获得了法国、加拿大及韩国的首肯,而美、日、法这三大股东在世行分别拥有15.85%、6.84%和3.75%的投票权,且美国又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因此,不等角逐开始大戏实际就已落幕金辰勇出任世行行长已基本成为事实。
 
  尽管如此,此次世行行长接任者的竞争仍然释放出了许多的积极信号。一方面,本次世行行长的三位候选人都出生在非西方国家,这一结果让国际社会强烈感知到了打破世行“潜规则”的一股成长性力量,同时更看到了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改革与重构国际金融秩序的未来希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首次派人公开竞选世行行长表明,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力量格局发生明显重构的背景下,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必然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折射出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影响力正日益增强以及其在国际组织话语权中的地位正日渐得到提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