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遂宁市从业人员呈现新的特点


《遂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末与十五末相比,我市从业人员呈现以
下特点。
 
                                                                                                                万人
    产业
 
年份
全社会从业人员
外出从业人员
市内从业人员
市内从业人员分行业情况
一产业
从业人员
二产业
从业人员
#工业从业人员
三产业
从业人员
2005
251.34
81.4
170
73
37.4
13.2
59.5
2010
270.19
77.5
192.7
66.2
57.3
22.5
69.3
+- %
7.5
-4.79
13.35
-9.32
53.21
70.45
16.47
 
 
 
 
 
 
 
 
 
 

一是从业人员继续增加。全社会从业人员(含外出务工人员)2010年270.19万人,比2005
年的251.34万人增加18.85万人,增长7.5%。说明我市仍然具有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二是外出从业人员出现下降。从2005年的81.4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77.5万人,下降3.9
万人,下降4.79%。外出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32.39%,下降
至26.68%,下降5.71个百分点。这显示我市经济的发展不但吸纳了新增加的劳动力,而且
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

三是二产业成为市内吸纳就业的主力。在2010年,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7.3万人,增加19.9
万人,增长53.21%,其中工业从业人员达到22.5万人,增加9.3万人,增长70.45%;三产
业从业人员为69.3万人,增加9.8万人,仅增长16.47%;一产业从业人人员为66.2万人,
则减少6.8万人,下降9.32%。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市已经步入工业化的中期,
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从业人员增长最快的行业。

四是市内从业人员增长的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尽管各国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
数量变动关系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同向变动、与失业反向变动的关系,已为许多国
家的经济实践所证实。经济学家奥肯依据对美国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当经济增长率高
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半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
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半个百分点。而失业率与其带
来的国民生产总值缺口(损失)之比率是1:2.5,即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
减少2.5%左右。这一经验性规则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我国
1986-1990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约7.87%,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2.4%;而1996-2000
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约8.26%,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15%。我市在十一五期间
GDP年均增长为14. 6%,市内就业相应年均增长应该达3%左右,实际年均增长仅有2.54%,
所以我市企业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招工难,每年存在着劳动力供需缺口约5000至10000人。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