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状况的具体表征,列处当今世界三大社会发展问题之首,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焦点难题。每年的10月17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消除贫困日”,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对贫困问题寄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亦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和对策来消除贫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指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反贫困,既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艰巨任务,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反贫困努力与斗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行动,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8年的400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4.2% [1] 。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反贫困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农民进行反贫困斗争的基本历程,总结各个阶段的基本经验和主要特征,这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农村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贫困
评论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