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如棋:电影院里的中国人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电影院里的中国人的拙文,一直没有写,直到今天与几个朋友在一家宾馆聊天时,看到央*视台的一个法治节目,有一个片段,十来个警*察用枪指着一个爬到树上的男人,喝斥他下来,然后,那男人一下树,就被十几个警*察一窝而上,哥,用得着这么多人用枪指着一个人吗?用得着这么多人去制服一个手无寸铁的歹徒吗?我看过诸多美剧,人家歹徒拿枪,人家也不见得有十几个人制服一个歹徒,大不了,一对一,顶多三对一,于是让我愤愤然民族劣根性。
民族劣根性,还不止表现如此,还表现在中国无处不在的公众场合。
凡是公众场合,我们的国人,多有表现欲,比如电梯,她们会特别兴奋地大声地讲着,她们觉得兴奋的事,因为她们会觉得这样也是一种分享。
在地铁,他(她)们会碟碟不休于小声或大声的聊天,因为她们觉得这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或是一种习惯,或许在中国,在地铁,在公交上,在电梯......凡公众场合,不来点大声一点的东西,或许不能显示她们的存在。
如果民族劣根性 变成了一种习惯,这或许,在中国境内还能尚可原谅,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卑劣,自然分不出高低贵贱,实际也实现了人格上的另一种平等,您说是吗?
但有一个地方,我觉得有些人,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那就是电影院,他(她)们把电影院当家,把电影院的椅子把当他(她)们家沙发。
嗑着瓜籽,随地吐槽(这一点还好,因为现在他(她)们家已经有了垃圾桶,可能不至于吐在地上,但在电影院吃着味腥的食品,却大有人在),将脚放在前排没有人坐的椅背上,放在前排那残疾人轮椅位后的铁栏上,还津津于得当的姿势与舒服的体势。
不停转换坐姿,不停将脚往前座的椅背上蹭,电话此起彼伏,大声议论电影剧情,深怕旁边的那一位,不知道剧情竟是如此的精彩。那些将电影院当泡妞场所的人们尤其喜欢做诸如此类的,还把电影院列为泡妞场所之一,这使如棋有一次不得不甩袖而去,有一次买票,与前台说了下,她说,你可以告诉我们的工作人员呀,我说告诉了怎么样,说一个人,能说全部进电影院的中国人?中国人多,如果我要纠结,我看我就看不成电影了。你看,生在中国,连电影院都有些潜规则,试想,哪个地方,没有中国潜规则?哪些地方,不能体现民族劣根性呢?
2012-4-17晚贾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