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起源秦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她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回回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回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