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各庄‘寻根’讯息(讹误)曾被多个网站转载刊登


 

日前(2012-4-1)的下午,自百度下载:浙南黄氏_新浪博客所贴题为:“天津市武清区石各庄镇黄氏 (2010-05-23 13:35:53) 一文如下:

转载▼

标签:

天津市武清区

纯锡

翰林院编修

福相

黄氏

石各庄镇

杂谈

分类: 黄淮专栏

      

始祖福相是浙江省永嘉县人。后随淮公迁至金陵(今南京)水西门外二虎庄
  明后期走失一支(估计在山东嘉祥县)
  迁来石各庄的子孙从1876年
以后开始用20字派起名
  字派(从20世开始):树汝纯锡信,尊崇道义光,秉承先祖志,勤俭振家邦。
世系源流
第1世 福相公,原籍浙江省温州府永嘉县。
第2世 性 公,行九,生于1342年,卒于1444年
     
第3世 淮 公,字宗豫,生于1366年,卒于1448
年。1388年在明都金陵(今南京)迁试考中进士,官受中书舍人,遂将家也带至金陵。1390年随明成祖祖上到北京,相继升入翰林院编修、侍读、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从1930年开始在坛村(今寺上)修家庙洪崖寺,建家。
第4世 金
钊公,生于1394年,卒于1465年。  
    金铭公,生于1397年,卒于1484年。
   
略第5世 澄 公,涛 公。                                  
水旁字取名
   
略第6世 以松公,以柏公,以樾公,以域公。                 “以”+ 木旁字取名
   
略第7世 煊公;炯公;炜公; 公;炽公                       火旁字取名
   
略第8世 之珩公;之璋公;之瑛公;之琰公;之瓒公;之琓公   “之”+玉(王)旁字取名

略第9世 伫、亿、伦、修、儒、侨、优、俨、佾、份、倬、佃   单立人旁字取名

 

◇ 联系人1:黄汝军(21世)
  ◇ 联系人2:黄尊柱(25世)
  ◇ 族谱:一套
  ◇ 电话:131-9464-1512          
  ◇ 手机:158-0223-3482
  ◇ 电话:022-22158659

 

永陵注:已经“懒得”为上述九处“上标”圆圈数字的“疑点”出注。

 

为此,找出以石各庄黄尊柱名义 20077720:23发表的“武清黄尊柱说黄淮”一文如下:

 

武清黄尊柱说黄淮

黄淮,字宗豫,号心舟。生于元年至正二十(一三六)正月十五日子时.明洪武十六(一三八三年)进取儒学,戌长(一三八八年)试进士,授为中书舍人。太宗文皇帝继位改为翰林院修编,又升侍读。又蒙刘才(女儿的公公)、李远(大舅哥)二公保荐于太宗文皇帝,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甚为器重.故有论事如立高冈,无远不见之誉。


黄淮祖父名福相。为浙江省温州府永嘉县人氏。黄淮父亲名性,字宇宙昆仲性九兄弟,性公行九

因黄淮出任于明朝,遂将全家也至金陵(今南京)。住金陵水西门外二虎庄。后来淮公又燕王北上家也随之至北平。
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零年)淮公因事至北平,路泉州东门外之坛村。见该处风景颇佳,甚为适意。遂命家人孙玉成在该地置买田地。又用重价购买地址一段。计地三十六亩五分,以为修盖住舍所用。在兴建过程中,挖处四面石佛一尊,遂知是唐代寺庙地址。孙玉成立禀淮公准许改建庙宇(家庙)。
   
永乐八年(一四一零年),淮公复因事至北平,仍坛村,并督促建庙工程所有正殿、东西配房、大雄宝殿、庙后宝塔都在该年竣工,形势巍然。
   
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正月,淮公请在朝同寅贺新庙建成,并议定寺名为洪崖寺。同年淮公特授武英殿大学士之职。
   
忆本庙从一三九零年起建至一四二五年建成。所用木料有义乌木材商人刘敬安所施舍,全系淮公自费修建,并无他人补助,亦无募捐等事。一四二五年四月初八圣诞开光时,刘敬安亦被请到场。淮公率二三四世,协同孙玉成、苏玉如、张起、马翔、杨士洪人等备纸码洁城上叩。并树碑一面,以誌久远。刘敬安回家,淮公赠路银一千二百两。
   
一四一四至一四二五年,淮公与解缙等人因皇太子问题被捕入狱十一年,致使家庙停工近二十年。
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八月八日,淮公将家由北平迁至坛村落户。同年,仁宗进淮公为少保,兼理户部尚书职。与杨士奇、金幼孜等人商办国事。
   
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淮公以年老陈请致,退归林下,上隆眷不赞。赐宴于太液池,亲莅宸翰以送之。淮公至家,亲至庙中观其地势高敞,殿宇巍然,甚为适意。又派孙玉成重修前殿、东西钟鼓楼,东西配房,方丈监院,砖井两口,庙内外栽植槐榆数百株等。至正统三年(一四三八年)竣工。
溯自金陵北上,数十年内买地三十八顷七十四亩七分,庙底地在内大小共六十七段。
正统五年(一四四零年),淮公看定坛村东南棋盘地一段,计十二亩,作为茔地。于十二月份二月初五命家人孙玉成督修,四角树立石柱,四周种杨柳百余株,松树三十余株。于西北角建看坟人住房三。又置石人、石马、石门、石桌、石供、石碑等项。因当时淮公年已七十余,故事先有所准备。
   
正统九年(一四四四年)性公在坛村寿终九十有余乃遗命回葬金陵。次年(一四四五年)淮公命次子金铭随行,送性公灵柩回金陵安葬。
正统十一年(一四四六年)长子金钊回金陵祭扫,带银四仟两修造先茔。
正统十三年(一四四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淮公不豫,二十五日仙逝,享年八十三岁。四月初一,李太君逝世,停柩在堂。至次年(一四四九年)二月初九日,择吉时安葬新茔。坛村(武清区黄庄镇南寺村南口)以后至七世仙逝,记录在册。
淮公有二子。长子金钊,永乐十九年第三名武魁,诺受奉正大夫,五品。
原配汪氏,为浙江义乌城内卢桐公之女,诺封宜人,五品。 次子金铭,文庠生,入阁修书从四品。 原配刘氏,为金陵南关闵山公之女,诺封宜人。 以上是淮公曾孙四世以松记叙摘要在大事记。
正德六年(一五一一年),七世祖焹、炽、炜、开始分居,祖留地三十八顷多及家中用具按六股均分,每股六顷;给二为族长一顷养老;一顷多留做庙用(修缮房屋、年节祭祖、养僧等),记在追远堂名下。我族在坛村共住一百一十三年。从一四二六年至一五三八年。
自淮公在坛村(武清区黄庄镇南寺村南口)立族茔地,1449年以后有坟20余座(有坟图)。
1538年族人因水患四处逃生,未在老茔安葬,但香火不断。直到解放前家庙改为小学校(1956年)。
族谱前叙有淮祖,大明宣德元年(1426年)青和月朔九日。
户部尚书淮同寅弟复源吉敬书(一篇)。
洪熙元年(1425年)八月八日,淮公在坛村落户至1538年七世两兄弟修公、儒公来石各庄落户,至今有582年,共26代,可谓旺族! 材料来源:武清区石各庄镇黄氏家谱     坛村黄氏洪崖寺大事记
发稿人二十三世    黄尊柱    联系电话022-22158659      修改| 发表于 20077720:23 | 鉴定:保密

 

永陵注:已经“懒得”为上述40馀红色字的“疑点”出注。

   以下是2012.4.6. 1103分从   黄氏宗亲网     全球黄氏网上家园 wwww.hszqw.org     下载讯息:

管理员huangjie真实姓名:黄杰

 

天津市武清区石各庄镇黄氏           发表于 2011-11-15 22:09:44 |  查看: 175|回复: 6

 

始祖福相是浙江省永嘉县人。后随淮公迁至金陵(今南京)水西门外二虎庄。

明后期走失一支(估计在山东嘉祥县)

迁来石各庄的子孙从1876年以后开始用20字派起名

字派(从20世开始):树汝纯锡信,尊崇道义光,秉承先祖志,勤俭振家邦。

世系源流

第1世 福相公,原籍浙江省温州府永嘉县。

第2世 性 公,行九,生于1342年,卒于1444年。

第3世 淮 公,字宗豫,生于1366年,卒于1448年。1388年在明都金陵(今南京)迁试考中进士,官受中书舍人,遂将家也带至金陵。1390年随明成祖祖上到北京,相继升入翰林院编修、侍读、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从1930年开始在坛村(今寺上)修家庙洪崖寺,建家。

第4世 金钊公,生于1394年,卒于1465年。

金铭公,生于1397年,卒于1484年。

第5世 澄 公,生于1415年,卒于1488年。

涛 公,生于1419年,卒于1487年。

第6世 以松公,生于1434年,卒于1505年。

以柏公,生于1441年,卒于1500年。

以樾公,生于1440年,卒于1488年。

        以域公,生于1443年,卒于1484年。

第7世 煊 公

虞 公

炯 公

炜 公。

阜 公,阜为左火右阜。

炽 公

第8世 之珩公,迁往本县赵家庄。

之璋公,迁往本县赵家庄。

之瑛公,迁往本县赵家庄。

之琰公,迁往本县赵家庄。

之瓒公,1522年迁往唐山东开平大龙湾。

之琓公,生于1488年,卒于1532年。

第9世 愢 公,1533年迁青河县信心村。

伫 公,1533年迁青河县信心村。

亿 公,1533年迁青河县信心村。

伦 公,1533年迁青河县信心村。

修 公,1538年迁石各庄。

儒 公,1538年迁石各庄。

侨 公,在大龙湾。

优 公,在大龙湾。

俨 公,在大龙湾。

佾 公,在本镇崔黄口镇赵庄。

份 公,在本镇崔黄口镇赵庄。

鹿 公,1536年进北京。

倬 公

佃 公

◇ 联系人1:黄汝军(21世)    ◇ 联系人2:黄尊柱(25世)

天津市, 武清区
      

永陵按:重读上述2007.2石各庄宗亲所发讯息文档,几年来被不了解详情的他人多处转载(最近是2011-11-15 22:09:44)可以略见五十七个月“翻版”之一斑。而欲消除发到网上的讹误讯息,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