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活动: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


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在城市活动的举办过程中身兼数职,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策划者、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出资者;既是搭台者,又是看戏者。活动场地、时间由政府选择,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由领导定,参加单位由政府行政指派,政府成为城市活动的“大管家”。这种模式有很多弊端,诸如脱离群众、执行不专业、效益低下、财政负担重、行政强制色彩浓、无法形成长效机制等等,严重违背了城市活动的市场化运作规律。
新活动传媒董事长王伟在其新书《活动的力量——后广告时代的营销突围》中认为:举办城市活动需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这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城市活动要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转变,政府要淡化其主办者、经营者的角色,转换为监督者和服务者;第二,城市活动要从市场缺位到市场主导转变,企业要逐步担当起承办者和主办者的角色,并引入活动运营公司专业化运作。
活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政府主导活动就等于是外行办活动。
活动的可行性分析、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流程的管理、舞台机械的搭建、技术设备的调试、活动结束之后的评估分析等离不开专业的调研分析、策划管理和技术支持;活动创意的迸发、节目形态的选择、音乐灯光创作等也离不开艺术的灵感。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活动筹备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大半年甚至数年,所需调动部门、人员众多,不可避免对政府日常行政办公带来影响。一些城市活动举办地的领导“抓小放大”,在活动定位、活动目的等大方向上缺乏明确思路,舍本求末纠结于演员、节目等细节问题,为城市活动的筹备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扰。政府部门往往缺乏财务约束意识。与企业不同,政府部门服务的提供和收入的获得是非市场化的。由政府主导活动,缺乏对于成本的严格控制以及对于收入的最优设计,结果容易导致入不敷出。
政府部门没有专门的人才负责城市品牌战略的制定与战略执行的协调,缺乏城市活动品牌管理,缺乏正式专门负责城市活动的相关机构。一般说来,组织城市活动之类的工作交由招商合作局、旅游局之类的部门负责,这些部门对城市活动运作并没有专业经验。而且举办大型活动往往组建组委会等临时机构,无法做到持续和稳定,不利于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要走出政府“亲力亲为”主导城市活动的误区,当务之急是积极转变观念,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不该管的地方撤出来。第一,将大型城市活动交由专业机构承办,实现政企合理分工,提高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第二,为活动的举办提供种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确保城市活动举办期间,各种基础设施的正常供给,建立应急预案,发生情况可以随时处理,保持人群的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公共物品的财产安全,保障城市活动的顺利举行。第三,引入评估机制,严格审批城市活动项目。从城市活动规模、文化内涵、经济收入、参节者数量、活动组织者资质、运作模式、知名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一些华而不实、没有文化内涵、滥用资金的城市活动予以撤销,严格控制新的审批项目。第四,设立专业机构,统筹规划城市活动布局。例如成立可以统筹和管理城市活动行业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协调、管理和服务,并在财政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主体
角色
职能
政府
(含城市活动营销组织)
服务者、监督者
规划布局、管理协调与实施控制;
提供安保、交通、医疗等后勤保障服务,整合媒体、商业等相关资源,提供政策支持
企业
承办者、主办者
提供资金支持,冠名、赞助
活动运营公司
策划运营者
负责活动策划执行、活动推广;
整合演艺资源、技术资源等

城市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
 
上文我们分析到,政府主导城市活动存在种种弊端。并非政府一定办不好城市活动,只是说办城市活动并非政府的强项。政府的强项在于规范和引导,政府完全可以选择有这个能力和强项的机构来办活动。这就是专业的活动运营公司。
从本质上讲,城市活动首先是一种经济活动,城市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是一种必然趋势。专业活动运营公司把城市活动看作一种经济行为,目的就是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活动在政府扶持下,引入市场手段,能够注入“成本与利润”、“投入与产出”的理念,建立“投资——回报”机制,把城市活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将大型城市活动交由专业机构承办,实现政企合理分工,可以提高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可以从举办活动具体过程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专业机构将有助于提高大型活动的组织效率,进行商业运作,保证型活动筹办顺畅成功。
市场化运作遵循了“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促进了公平、提高了城市活动的效益。具体来讲,筹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城市活动这样一个无形资产有形化,比如,把城市活动的徽标卖给企业作为促销手段。把城市活动期间的所有广告资源(户外广告、媒体广告、平面广告)进行分类和筛选,界定广告资源的产权,获得广告收入,对各种活动名称进行分类包装,形成冠名权、赞助商和协办单位等产品名称;其他还包括出售电视转播权、获得赞助收入、获得捐赠收入、各种门票收入,等等。
举办了114年的美国玫瑰花节组委会不向政府索取任何资金,相反,每年得支付州政府为此出动的警力以及清扫街道的所有费用。它每年给加州带来经济收益超过1.5亿美元。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得到云南省共有37家企业和单位以各种形式参与协办、赞助和支持,提供资金、实物和服务1600多万元,提供现金800多万元;赞助实物和提供服务等折合人民币700多万元。蜚声中外的青岛啤酒节历经二十一届,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办——政府培育——市场化过渡——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而且一届比一届精彩,即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更显产业拉动功能。著名的广西民歌节,由“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负责资金筹措、主要活动策划和经营,并实行经营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分离,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几乎每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活动,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操作。招募专业的活动运营公司负责活动创意策划及执行,一方面能够降低政府的管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降低活动成本。但是大多数城市活动招标时采用类似政府采购的方式,往往谁出的价格最低就把活动交由谁办,往往导致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些城市活动招标时只注重活动方案和创意。有的公司根本就不具备大型活动的运营资格,可能只是一个草台班子。为了赢得活动承办权,这些公司往往在活动方案、创意、设计等方面搞“形式主义”,在活动执行细节、活动创意实现等方面漏洞百出。
根据多年来的活动行业实践,我们建议城市活动在招标时应当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既要做方案竞标,又要做公司竞标,综合评估竞标公司的综合实力。例如该公司是否具备操办大型活动的资质、活动运营经验、行业声誉等。第二,与优秀的活动运营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外的品牌城市活动运营案例告诉我们,成功的城市活动都是由专门的活动公司持续运营下来的。城市政府部门的某一活动运营公司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只要政府有活动,这个公司就可以马上进行运作。而这样的话,公司会提前对每年一度的城市活动进行策划组织,这样就能最好的保障活动的效果。这样的合作关系是城市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才能打造品牌。如果频繁的更换活动运营公司就像频繁的更换政府一把手一样,那城市的施政理念就难以得到一致的贯彻。
 
作者简介:
王伟:天娱传媒创始人之一,大型活动运营专家,长江商学院EMBA,主导运营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并努力将天娱传媒打造成顶级专业活动运营企业。2008年带领原团队核心成员创办新活动传媒,成功运作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广东国际旅游节、福建龙岩客家欢乐节、湖南国际旅游节、国际道教论坛、江阴悟空寺大型感恩心灵晚会、河南鲁山大佛开光法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提出大型活动模块化、工序化生产管理理论。著有中国活动行业第一本实操手册《活动创造价值》,中国首部活动营销成长笔记《活动的力量——后广告时代的营销突围》。
王伟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王伟的微博:www.weibo.com/nem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