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软硬兼施,搞定职场!


 

《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软硬兼施,搞定职场!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修·车》是《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系列微电影开场篇,主要讲述了一名来自农村的性格内向的少年奋斗、蜕变、成长的感人故事。微电影《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通过人物故事的承载,真挚、贴切地表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奋斗故事,是一部振奋人心的励志剧。男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素质和技能让每一个人记忆犹新,而这些恰恰是当今职场所必需的制胜法宝。

 

求职者在步入职场时,都希望有“职场宝典”给自己指点,其实真正的“职场宝典”就带在求职者自己身上,不仅求职时可以借其胜出,谋得职位后也能凭其发展,这个“职场宝典”恰就是求职者的“软实力”和“硬功夫”。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自然让求职者职场之行一路绿灯,但是这些“软”“硬”指的又是什么呢?

 

1、软实力

 

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看到越来越多有“特长”者受到领导特别关照及褒奖,有人提出,不久的将来,职场将迎来软实力较量时代。和以往不同,这里所说的软实力不是指家庭背景、裙带关系,而是指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能够切实给公司和单位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软实力的内容没有定式,一切依实际需要而定。

 

显而易见,一名具有当代意识的职场人士,不会再把工作以外的“特长”当作旁门左道,也不会把花在学习“特长”上的时间看作是浪费光阴。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只要有软实力就够了,而是说在你的本职工作做得和别人一样好的情况下,软实力就成了一道“选做题”,做好了,同样能多挣不少分。

 

目前,花近千元参加几天课程,提升发音技巧,在K歌时一鸣惊人;学几个有趣的小魔术,在公司年会时露一手……已然成为现代职场人士为应对职场各种“突发事件”必要学好的技能之一。在招聘会上也发现,求职者有特长已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要求。比如唱歌、跳舞、打球、喝酒……这些与所招岗位完全不相关的特长,正在成为用人单位筛选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闲暇时学习一些与生活情趣相关,又能提高个人品位的“手艺”,是很多白领梦寐以求的。因此,与强调考证的主流培训相比,像舞蹈、魔术、唱歌、瑜珈、厨艺、化妆等方式灵活、气氛轻松的“软实力”培训,受到许多白领的追捧。比如,刚进入公司不久的陈世成报名参加的,是魔术班培训。

 

如今,他不仅快速融入了团队,成为团队中最受欢迎的一员,而且成为同事眼中的开心果,而这一切,全都源于魔术。陈世成说:“这些小魔术虽然简单,但很能调节气氛。刚进公司时,看到办公室气氛很沉闷,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大家变变魔术,没想到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兴致都调动起来了。现在,大家的话题越来越多,距离也越来越近。”

 

在陈世成看来,比起常见的IT、英语以及资格证书等培训,这些“软实力”培训更像是一种“生活”培训。他们说,学厨艺的过程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享受,也是热门的人际交往方式,绝对是以“食”会友;而魔术更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为忙碌的工作增添多样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魅力。

 

事实上,唱歌、跳舞、厨艺等特长确实有助于增强白领的个人魅力。最近,在一个人气较旺的论坛上,有网友总结出《最热的10大职场软实力》,其中“会唱歌、酒量好、写字漂亮、会打扮”等名列其中。不少网友表示,虽然应聘时是“硬指标”说了算,但在实际工作中,“软实力”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谭老师总结了八个方面提升职场软实力重要因素:

 

一、确立职业规划

 

有没有遇到过这些问题:对现有的工作感到乏味?工作缺乏动力,没有积极性?感到上班是一种痛苦?对未来感到困惑,没有“奔头”?感觉自己好像不太适合这份工作?成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为了生存,不得不硬着头皮干下去?想跳槽,却没有把握找到更好的工作?

 

根据个人判断,职场上至少有80%的人会遇到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目标的缺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成天“东一头、西一头”的,于是,就在“东”和“西”的追逐下,你逐渐变得“找不着北”。当别人没有方向,只顾眼前的时候,你比别人看得更长远,你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一个神奇的“六人定律”:一个股票专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封有关股票信息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一个陌生人,并要求这个陌生人把这封电子邮件转发给一个热爱炒股的人,当这封邮件第六次转发的时候,竟然转发回了股票专家手中,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从发出到收回,均没有超过6次转发的,所以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即: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不会超过六个人。

 

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最多六个人来建立联系。这条神奇的六人定律,也道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即使一个你平时看起来不太重要的人,说不定到时候也可以通过他找到铁道部长,让你轻松买到春节回家的火车票。暂且不说那么大,单纯就职业发展而言,很多人和老板的关系都处理不好,你还怎么发展?

 

三、掌握沟通的艺术

 

最近,易中天狂砸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的帖子在网上倍受关注。别的且不说,单纯从主持人与易中天的沟通角度来说,就出了问题。每个老板都是有个性的,如果你遇到易中天这样的老板,还照主持人那套沟通方式,到最后连怎么死的恐怕你都不知道。

 

还有人向我抱怨,说天天在职场上加了多少多少班,作出了多少多少努力,结果到头来,升职加薪评先进,样样没有自己的份儿,反倒是那些平时不怎么努力的人抢了去。这样的结果,就只能是越想越郁闷,越想越窝囊。我就问他,你天天加班,谁知道?你的成绩,向老板汇报过吗?你的想法,和老板沟通过吗?他说没有,自己一个小员工,说了也白说。我就问他,你连说的勇气都没有,就怎么知道没有结果?

 

2、硬功夫

 

绩效实施管理手段需要软硬兼施企业各级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后重在如何进行落实,从落实的保障措施看,多数企业主要依赖于考核的奖惩手段,即完成得好给予一定的奖励,完成得不好给予一定的处罚。我们说管理的艺术往往可以粗略地分为“推”的艺术和“拉”的艺术,前者是“推动”被管理者的行为遵照公司的制度规范来执行,是“硬”的管理措施;而所谓“拉”的艺术,则是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引导、激励机制的驱动,使员工自动自发地按照管理者所期望的行为方式和目标开展工作,这种管理艺术是一种“软”的管理措施,施于无形而成效不可忽视。

 

在企业管理中,实际效果却并不比硬管理差,而且软管理通过员工的内化作用所驱动的行动,常常比被动服从的硬管理更具有持续性。因为企业绩效受制于制度、流程、激励机制、员工心态等多方面的因素。以硬指标推动为特色的绩效考核更多体现出对员工的约束性而不是激励性,然而员工内在效能与潜能的发挥需要用激励手段来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