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事件”助推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进程
● 陈 宏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4月28日通过媒体“回应”平信丢失。距离央视报道已经18天了,据悉国内平信还有15封正在核查,国际平信还有2封正在请相关寄达国邮政部门协查。尽管还有一半的信没有查找到或未取得证词,但中邮集团公司已找到问题的种种原因。
这十多天来,平均一天只查一封信,为何只查到一半,就急于公开“回应”?就在邮政核查信件的同时,上海又曝出一位用户反映寄出3封平信没有收到的消息。无论信件是否收到,邮政都似乎无责,这是一个无奈的结果。建议修订有关规则,对无法投递和退回的信件,一律交由独立于邮政企业的第三方管理,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目前邮件传递逾限现象较为突出,邮件传递时限也是邮政通信质量的主要内容,邮政行业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邮件传递时限方面的督促考核。
长期以来,我国邮政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2007年实现政企分开后,经营性的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国家邮政局是从政府职能剥离出来重组的中央国家机关。邮政普遍服务是政府职能,作为世界500强的中邮集团公司,邮政普遍服务与邮政业务混业经营,随着邮政企业市场化逐步深入,提供邮政普遍服务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矛盾逐步显现,邮政普遍服务严重滞后,资金未发挥效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尚在推进,影响邮政普遍服务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邮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用邮需求,邮政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的差距日益加大。邮政局(所)总数基本上未增长,邮路和投递路线还在下降,我国邮政局(所)设置密度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万国邮联(UPU)在2003年至2007年对全球150个成员国邮政普遍服务水平调查的结果显示,全球邮政普遍服务平均水平为55.8分,我国仅为39.3分,名列100位以后。
2010年,我国邮政局(所)总数4.8万处,较1998年的最高值10.2万处减少52.9%。据国家邮政局有关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9万个行政村中,村邮站的覆盖率约为51.8%,但大部分运转困难。目前,全国运行良好的村邮站仅9万多个,还不足全国行政村总数的20%,仍有44.5万余个行政村存在通邮困难。致使农村地区的通邮能力薄弱,农民享受邮政普遍服务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为了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邮政行业多项任务目标,并首次将邮政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邮政业发展同时还纳入《“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我国还将完善邮政监管体制,将设立地市级邮政监管机构。2012年国家邮政局提出将推进五大工程,即乡乡设所工程、村村建站工程、户户设箱工程、城乡局所改造工程、邮政服务进社区工程。中邮集团公司是具体建设和经营单位。“平信事件”必将助推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进程。
建议国家继续加快邮政体制改革步伐,以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为战略方向,健全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实现机制。加强城镇信报箱建设和农村空白乡镇局所补建,加强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对普遍服务业务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行有效监督,涉及的所有预算都应接受审议。加强邮政普遍服务补贴资金的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