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爸爸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岗小学五年四班 李佳馨
“虫”爸爸今年才36岁,虽然非常年轻,但在我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许多。
“懒虫”爸爸
爸爸非常懒。要是世界上举行一次“懒虫”大赛,那冠军肯定是非他莫属了。他每天起床都很晚,常常是在我和妈妈的催促中他才不情愿地爬起来。一次,我和妈妈对他说:“你要早点起来,总睡懒觉对身体不好。”而老爸却义正言辞地狡辩说:“我长得很难看,医生说我要多睡觉,才能美美容啊,‘土包子’们,你们连这点科学道理都不知道吗?”唉!你说他天天睡懒觉不仅不改,还有理论根据了,简直荒唐极了。我和妈妈生气地说:“你胆肥!竟敢说我们是‘土包子’?”老爸一看情况不好就自我解脱道:“拜拜,我要睡我的美容觉去了。”说着,便又爬上床睡觉去了。
有一次,妈妈让他拖地,他却说:“哎!对了!公司有事,我先走了。”我一眼就看出爸爸是在找借口,就对妈妈说:“懒虫爸爸他才不愿意干活呢!”上了当的妈妈还责怪我说:“不能这样说你爸爸,也许你爸的公司真有事。”当我们刚把地拖完,门铃就响了。我跑去开门一看,竟然是老爸回来了。妈妈说:“公司的事这么快就办完了吗?”只见老爸坏笑着说:“我根本就没去公司,刚才我到小公园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唉!我的“懒虫”爸爸。
“馋虫”爸爸
爸爸他不仅懒,而且还很馋。每天到做饭的时候,他都要问老妈吃什么。老妈如果不回答他就去厨房看,发现饭菜不合他的胃口,他就恳求老妈给他做他爱吃的,凡是他想吃的东西,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吃到的。
有一次,我和妈妈给奶奶做了一个生日蛋糕,做完以后,就去商贸想再给奶奶买点礼物。可当我们买礼物回来时,却发现蛋糕不见了。我和妈妈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这时,老爸回来了,一进门就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说:“蛋糕做的真好吃。就是有点太甜了。”“老爸,那是给奶奶做的生日蛋糕啊!”“那有什么,你们再做一个不就行了!我只是给你们尝尝味道吗!不然,万一要是做的不好吃该怎么办呢?”唉!真拿这个“馋虫”爸爸没办法。我和妈妈只好再重新为奶奶做了一个生日蛋糕了。
“糊涂虫”爸爸
要是和“懒”、“馋”比,“糊涂虫”老爸的“糊涂”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记得有一次早上,老爸上班临走前,老妈说:“我给你洗好了一些水果,你带到单位去吃吧!”爸爸自豪地说:“我就知道我的老婆最疼我了。”妈妈接着又嘱咐道:“你顺便把门口的垃圾给我扔出去吧!”老爸爽快地答应着就走出了家门。
到了楼下,结果老爸把装水果的袋子当成垃圾扔进了垃圾桶。到了中午,老爸想吃水果时打开袋子一看。啊!居然是垃圾!老妈的一番心意就这样付诸东流了,可惜呀!等到晚上吃饭时,老爸跟我和妈妈学起这件事时,把我给笑得饭都喷了出来。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你可真是个‘糊涂虫’啊!”
唉!家里有这样一个“虫”爸爸,你们说是喜还是悲呢?
(此文定稿于2011年12月1日,系课堂话题作文。曾摘选《懒虫爸爸》一节,以“懒虫爸爸”为题发表于《创新作文》2012年第9期)
指导教师评语:
《“虫”爸爸》是一篇较为难得的写人的优秀习作。
首先,结构严谨。小作者用一个“虫”字贯穿全文,使用了“懒虫”爸爸、“馋虫”爸爸、“糊涂虫”爸爸,三个小标题式的文章结构方式行文,使得文章条目更加清晰,易于读者阅读理解把握。
其次,构思巧妙。本文小作者构思巧妙,用一个“虫”字写爸爸的文章并不多见,而这个“虫”字运用的竟然又是这么准确,生动,形象,传神,更是实属难得。妙哉!
再次,立意新颖。本文立意新颖,耐人品味,“懒虫”、“馋虫”、“糊涂虫”等应该说都不是褒义词,更多的是含有贬义,但透过这表面的字义,我们看到、感悟到的却是爸爸的幽默、搞笑、可爱。
第四,语言清新。本文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字里行间把爸爸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幽默中不乏搞笑,实在难得。如,当写到老爸爱睡懒觉时,“老爸却义正言辞地狡辩说:‘我长得很难看,医生说我要多睡觉,才能美美容啊, “土包子”们,你们连这点科学道理都不知道吗?’……老爸一看情况不好就自我解脱道:‘拜拜,我要睡我的美容觉去了。’说着,便又爬上床睡觉去了。”……真是闻其声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