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殷墟”
根据文献的记载,西周的先祖后稷最早居住地在“邰”,他的后代公刘将族人迁居至“豳”,至古公亶父时又迁居至“歧下”。千百年来,对于“邰”和“豳”的地点,后人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对于“歧下”——这个周人的早期都邑,却少有争执。在文献中,“歧下”一直被认为是在陕西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的地方——周原。
1976年,周原考古队对周原地区进行了重要发掘。在当年发布的周原考古报告中,发现了大型的建筑基质。其中包括宫殿的遗址,大量的青铜器窖藏,戗盘、甲骨文等有铭文记录周王事迹的重要证据。
专家判断,周原地区作为周的宫殿遗址毫无疑问。但是关于性质,究竟是什么人住的?是不是周王的?大家一直在争论。
自1999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联合组成周原考古队再一次对周原地区进行新的田野发掘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开始对周原的性质产生了新的考量。
徐天进思想开始有一些动摇。过去大家一直说,周原就是古公亶父迁都时的岐。也是文王的都城,文王从这里出发才到丰镐,才有武王伐纣,才继续往东走的。在这之前,周最重要的都城就是在这里,在岐山和扶风的交接处。
“西周的殷墟”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