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武百官更多用补子表示品级。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常服花样品级如下:“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明史》卷六七《舆服志三》。清代补子有圆、方之分,圆补主要为龙、蟒之类,用于王公贵族;方补用于百官。其中,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除官服需要用丝织品的花色来区别等级、确定礼仪之外,农、工、商、释、道、儒亦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
补子表示品级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