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现实,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作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要针对看病贵、看病难、服务态度差等这样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才能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意义所在。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而在20世纪,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医院里装备了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医生们凭借这些仪器设备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在此病人被简化为因机体的某一部位损伤或功能失常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生命机器。病人的痛苦被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于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就这样逐渐地在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被逐渐消解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常常在不经意中被忽视。医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科学技术洪流的冲刷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