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晋城市委会、山西农业大学支部联合打造社会服务同心品牌工程


    

2012515日,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晋城市委会主委、晋城市人大副主任李章宏率领晋城民进的骨干力量10余人,赴山西农业大学,与民进山西农业大学支部主委郝利平签约,民进晋城市委会与民进山西农业大学支部联合扶持地处大山深处的泽州县晋庙铺镇,在晋庙铺镇打造万亩山楂基地,以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这一行动受到中共晋城市委统战部、泽州县委统战部和山西农业大学党委的高度重视,中共晋城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郭米娥、中共泽州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安旭明、山西农业大学校长蕫常生、党委副书记滑云龙、统战部长张世海、宣传部长常务副部长程刚保荣等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大家一致认为,这一行动,探索了一条民主党派的地方组织与高校组织联合进行社会服务的道路, 是提升民主党派社会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民主党派改进工作作风,发挥自身智力优势,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良好方式。

民进晋城市委会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原则,把晋庙铺镇作为社会服务对象,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晋庙铺镇,山大坡广,石厚土薄,有宜林荒山13607亩,撂荒地5529亩,上世纪八十年代种植的老果树数量可观,有着种植山楂的传统经验,晋庙铺镇的山楂业种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发展这些品种有很好的基础。晋庙铺生产的山楂品质好、质量优、产量高,果大肉肥、肉红是晋城市彤康公司酿造干红山楂酒首选原料,市场销路很好。另外,相比较传统的“一麦一豆”农业,更是有着突出的经济效益。仅旧果树改造一项五年后,每年就可创收2304万元,山楂每亩以40株计算,三年初硕50余斤,每斤以1.2元计,每亩收入2400元,五年大丰100余斤,每亩收入4800元,全镇4800余亩,共计收入2304万元,新栽果园3600余亩,五年每株收果50余斤,3600亩收入864万元,两项共计3168万元。打造万亩山楂园基地这一发展思路很符合晋庙铺镇山区的特色和实际,于是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万亩山楂园基地的发展建议。

民进晋城市委会的支持下,晋庙铺镇党委、政府制定了“种植万亩山楂”的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他们成立了晋庙铺镇红果种植经济联合总社,各村分别成立了红果种植专业合作分社。因村制宜,采取大户+农场+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流转、置换或转包,把群众、土地集合来搞联片开发产业化发展。拿出专项资金对种植户进行扶持,充分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民进晋城市委也对发展这一产业给予了很大支持,利用人才、技术优势,无偿提供专业技持服务。今年3月份对全镇范围内70年代种植至今废弃了的10000亩红果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截止目前,已改造旧红果园4800余亩,新开荒种植新红果园3600余亩,共计8400余亩。力争利用三到五年时间,让漫山遍野的山楂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泉

民进晋城市委会与民进山西农业大学支部联合,充分发挥高校支部的科技力量,地方组织的协调作用,坚持打造万亩山楂园基地这一战略目标,走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带动山区群众致富,在转型跨越发展中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