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还是由我的母校暨南大学的出版社出版,于是便下载了电子版的试读。

         第一章是《道德的悖论》。我把读后感的名字取为“利益的道德”或许不是很贴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之前有许多人(至少包括我)都会觉得“道德”与经济无关,金钱与道德是两个范畴里的东西,但现在我却发现二者密不可分。

         当你撇开“利益”谈“道德”时,必定忽视了别人的利益,假设这个利益是他通过正当、合法的努力得来的,试问对他人利益的不尊重是道德的吗?书中提到“利益的均衡点”,既然我们身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交换还普遍存在,我们就不能回避“利益”。这样看来,社会矛盾就不是单单是靠提高道德水准能解决,找到一个平衡点才是根本解决之道,或许找出利益的均衡点、解决问题才是你最大的道德。想想看,马克思果然伟大,他说“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也就像书里所说,尊重每一个人利益和生存权利。

         第一章还提到一点:从整体社会看不存在“别人”与“自己”的差别。还记得社会学里说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那每一个人都既是“自己”又是“别人”。如果我们损了“别人”的“利”,最终也不会“利己”;我们在“利人”的同时,最终也不能否定了“自己”的利益,这样就可能生出一批专门捡便宜的人来,最终耗费了整个社会利益。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把利益理解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理想,而非斤斤计较;不妨把道德理解为平衡利己和利他的能力,而非简单的义务做好事。让道德在利益中留存,让利益在道德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