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巨头在互联网时代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能否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复制百度等在PC互联网时代的成功,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手机网民爱用手机搜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含电脑网民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而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该报告同时显示,在手机网民应用状况方面,手机即时通信的使用率居第一,为83.1%,手机搜索的使用率居第二位,达62.1%。
鉴于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巨头在PC互联网时代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高额的利润使得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抢食手机搜索市场。近日,国内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宜搜科技在京发布了旗下手机搜索营销平台,宜搜称其为“全球首个手机搜索营销平台”。
百度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IT人要时刻能感受到产业的变化,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希望能主动去拥抱变化,而不是被变化推着走。智能手机用户已经成为一个主流群体,2012年将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之年。
不能照搬PC搜索模式
在PC互联网上,谷歌、百度都是搜索的巨头,他们在给广大网民提供搜索结果的同时,也依靠关键词竞价排名等方法获得巨额收入。手机搜索是否就是把这个过程从PC互联网照搬到移动互联网上?“无线互联网来了后,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到底怎样才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又有好的商业模式挣到钱?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天天要去应对的问题。”李彦宏表示。
宜搜科技首席执行官汪溪认为:“虽然都有‘互联网’字眼,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本质上并不一样。”
据了解,七八年前就宣布进入手机搜索领域的既包括谷歌、百度等PC互联网搜索巨头,也包括易查等拿到了风险投资的新兴公司,但真正做出规模的却没有几家。因为搜索技术在两张网之间的迁移并非人们想的那么简单。谷歌在进军手机搜索时就发现,互联网上计算网页排名的PageRank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上并不完全适用。当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镜像技术,把PC互联网上的有用信息投射到移动互联网上,作为搜索结果的一部分呈现给用户。但PC互联网上有400多亿张网页,至少有1/3都不适合放到移动互联网上。
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1年第4季度中国无线搜索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4季度中国无线搜索WAP网站流量份额中,宜搜、百度和腾讯搜搜分别占有36.5%、34.8%和21.7%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前三位。这与PC网络搜索的市场份额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手机搜索营销仍处于低成本阶段
手机搜索市场激烈竞争的原因,除了3.56亿用户,还在于移动互联网的独特属性,赋予了手机搜索营销平台较之传统搜索营销平台更多优势,而这些优势对数百万商家具有强大吸引力。
汪溪分析认为,相对于传统搜索营销平台高昂的关键词费用,专为手机搜索打造的营销平台既大幅降低了推广成本又提高了推广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营销。目前手机搜索营销平台的用户庞大且在快速增长,但商家还未海量涌入,相较于传统搜索营销平台上每个关键词动辄上百元的天价费用,手机搜索营销平台上的大量词语只要几毛钱。
数据显示,80%的用户在网上浏览时并没有明确的去向和目标。“用搜索来引导和挖掘这些潜在资源是最快最好的途径,并将这些流量以广告形式变现形成巨额收入。”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国内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基于移动终端的搜索业务必将成为争夺焦点,也是企业需要攻下的下一个堡垒。移动互联网形塑消费行为作用更甚,移动商务格局未定。(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2年5月22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7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