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市场孕育重构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第三方电子支付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平台经济,而且也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资金流的高速公路。从工具来说,电子支付有三种业态:传统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第三方支付都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第三方电子支付是金融和IT行业融合起来的一种平台型企业,是一个有发展价值的行业。

  2012年5月26日,是央行第一批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的发放一周年的。支付牌照的发放,使得101家获牌企业得以参与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众多支付业务环节。目前,仍有143家企业已经在央行备案,但还未获得发牌。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继支付牌照发放后,顺利取得牌照的一些支付企业开始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快在各细分市场的跑马圈地。牌照的发放,将促使支付市场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高集中度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被打破,随着支付牌照的发放和实施,支付行业市场规则将在三年内确立。

  随着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开始从线上走向线下。去年,快钱和宅急送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合作,计划铺设了1万余台快钱POS终端。支付宝也宣布三年内投入5亿元进军COD(货到付款)市场,并将为线下支付提供3万台POS终端。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的银联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和国内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厂商UC合作推出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借助自身优越的平台和优势,其主推的移动支付标准或将在年内成为国标。

  数据显示,2011年,整个国内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市场的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同比增速甚至略微超过2009年及2010年的数据。 2011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整体交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达到7760亿元,同比增长112.6%;预计到2013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将超4万亿元。

  发牌企业的增多也并没有改变主要支付企业的格局。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7760亿元,支付宝仍以47.8%的份额稳居市场首位,财付通以20.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银联在线、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以9.1%、7.6%和7.5%的市场占比分居第三至五位。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已逐步清晰,各家企业正逐步寻找到各自的立足点及独特的行业优势。

  过去一年里,第三方支付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合作和产品创新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11年,支付宝联合国内外众多银行推出快捷支付服务,用户无需开通网银只要拥有一张合作银行的银行卡就能便捷安全地完成。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将网上支付的成功率从60%大幅提升到90%以上。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000万,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支付宝每天总交易笔数的比例已经稳居50%以上。银联、财付通等业内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快捷支付服务。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成为国内主流的支付方式。

  无线支付成下一个焦点。据悉,2011年至今,支付宝、银联、快钱、汇付天下等多家互联网支付厂商都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在远程支付乃至近场支付方面进行布局。而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成立支付公司,移动近场支付的试商用城市不断增加。目前支付宝的无线支付已经覆盖了市场上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超过3000万,使用过支付宝应用内“安全支付”的手机已经突破1000万台,且以每天新增9万台的速度扩张。

  跟传统的互联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的门槛无疑更高。目前101家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的企业有49家,而获得移动支付牌照的仅有27家。业内人士认为,移动支付除了需要在技术上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需要更简洁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同时要有打通众多银行资金流的能力。

  业内人士称,面对蓬勃发展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中国银联积极联合产业链各方,以求获得未来的主导权的做法,必将快速推进支付全民化的进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驱动移动支付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电子支付的发展,目前在网络购物以及旅游预订、付费预订等领域,电子支付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次,手机的高度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移动支付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与互联网一样的支付,所以电子支付正在从PC端走向手机端。移动支付或超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WIFI、笔记本电脑等网络及设备的发展,电子支付不可避免地趋向无线支付。尤其是运营商增加了GPRS、3G等功能之后,使得手机具备了互联网的功能。固定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趋势更是日趋明显。中国超过9亿的手机用户规模以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来手机应用的极大丰富,使得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为社会各界所看好,未来,移动支付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