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范县颜村铺乡侯谢小学                2012.5.28

我校现有教职工7人,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生210 人。近年来,在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紧紧围绕“规范办学、全面发展、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深入扎实地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以我校具体情况为依据,大力渲染教研气氛,经全体教师的努力和配合,使校本教研工作推进顺利。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实施“养习惯、促自学”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校本教研特色,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民主、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任课教师为成员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指导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使教研工作更加细致,成效更加明显。通过我校扎实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

其次,制定了详细的《侯谢小学校本教研制度》、《侯谢小学教学常规》、《教师听课制度》、《课改教育理论学习制度》、《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等。为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推进有章可循。同时我们制订了教师考评体系和学生评价机制。有效地配合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以制度的方式呈现给教师,通过校本教研中的奖罚机制,激励校本教研工作中表现先进的教师。

在校本教研活动的推进中,我们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推荐和评选出市、县级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积极组织和支持骨干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参加各级教师培训,坚持外出培训学习教师回校汇报和对教师再培训工作。

二、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

在学校常规教研中,针对我校教师的具体情况,组织全员教师参加全程的“备------------反思---再研究”的教研活动过程。规定新进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一节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一节合格课,中老年教师上好一节经验观摩研讨课。每种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都坚持了众人帮扶的形式准备与课后点评和教后反思再研究的模式,有效地达到教师智力资源的共享。使我校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使落实教学常规不走过场,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检查评比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把《教学常规》考核工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经常性工作,并结合乡中心校的随机抽查制度,促使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化。

1、每学期开始,教研组制定周密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及学科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好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学期结束,对教研组及教师个人的教学教研活动情况作出总结,进行审查存档。

2、加强对导学案使用的管理。每位教师严格按照《常规》及教研室的要求对导学案进行合理修改和使用,学校对教师的导学案修改和使用情况分学期中、学期末两次进行全面检查,以督促教师及时认真地修改和使用导学案。

3.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课堂教学体现课改新理念,实施“自学、对学、群学”课堂。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师生能互动探究、合作学习;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能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能较好地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法指导。

4.重视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管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县教研室关于对各科作业的要求设置、布置各科作业,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做到认真、细致、规范,无错批、漏批,并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和讲评工作。

5.对辅导的管理。对学生的辅导注重体现两个方面:①坚持个别性,以个别辅导为主。②增强针对性。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与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辅导重点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我校还实施了“养习惯、促自学”的教学模式,将探索“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校本教研特色。

我校通过学习高效课堂,结合我校实际深入实施了“养习惯、促自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作业,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启迪了思维,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形式的作业和多元评价作业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家庭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有数名学生的习作在省、县竞赛中获奖。如:我校教师王振英老师辅导的学生在“祖国在我心中”的征文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学生胡晓婷、胡丹的征文获得省级优秀奖;黄守焕在“爱我中华”作文竞赛中获得县一等奖;于仰海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奥数中获奖。

为了探索“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成立的教研组织,由市县级骨干教师做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雁。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我校成立了以校长、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并制定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领导听课、研讨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与研讨,并且自己上观摩课,每月指导教师上一节研究课,加强宏观调控。在教师中培植典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每位带头人每学期至少上2节示范课,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规范课堂改革的管理。学校结合《常规》,细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明确教学模式,形成各学科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三大教学模式。确定每周三为课堂改革研讨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沿正确的方向发展。每次教研活动都围绕一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集思广益,协作解决。

3、倡导写教学反思,不断积累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我们倡导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记载和积累实验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尤其要认真写好每篇教案使用后的小结反思。教学反思重点记录课堂的成功之处、创新亮点,反思不足,写出改进方法,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了,素质提高了,我校教师在优质课评选中也多次获奖,如:黄守焕2009年讲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获县一等奖;王振英2010年讲的《爬山虎的脚》获乡一等奖获、2011年《长城》一课获县一等奖、谢孟国的《整加整减》获县二等奖;于仰海的教案设计《几分之一》获县一等奖、2010年说课活动中《年月日》获市一等奖、2010年在市级青年教师大赛中所讲的优质课获市二等奖、2011年《亿以内数的写法》获县优质课二等奖2012年《分数的基本性质》获乡电教优质课一等奖;教师的课件、论文等等也多次获奖。

总之,在几年的校本教研实践中,我校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迅速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势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深感,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动力,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加大管理力度,走出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教研之路,最大限度的利用校本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保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