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物质刺激的人,总是会感慨自己缺钱,面对别人所取得的物质财富成就而眼红,并“羡慕嫉妒恨”,仇富心理指导下的各种变态行为,由于其他人也如此,由此就会显得很正常。
在泛商品化的世界中,财富不过是满足欲望实现梦想的工具。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到的是:在物质世界中,所谓缺钱是绝对的,更是相对的。
当人可以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梦想,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之迫切程度就会不那么强烈。
兜儿里有钱不差钱,看什么东西都想买;兜儿里没钱又需要钱,把什么都想拿出去换钱。
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结到金钱上。你感觉自己缺钱的时候,你要看自己愿意拿自己的什么东西去换钱,换来的钱如何去用。
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总是会发现有别人比你的财富更多,也总是会感觉那些财富随时可能会离你而去。你即使好生看管,都注定会逃跑的。而且,你所拥有的财富只有换成别的东西,才能发挥其价值。
人所涉及的往往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财务方面的,另一类是非财务方面的。
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都会发现欲望需要更多的财富才能满足,梦想需要更多的财富才能实现。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缺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因为能满足生计的往往都是小钱。
当为生计发愁的时候,也是需要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去换取生存的时候,但生存满足了之后,就是积累那些非财务方面的财富。
把你所遇到所有事情,都划分为财务和非财务两部分。假如你考虑到非财务成本,就不会在财务成本上过于纠结和纠缠;假如你考虑到非财务回报,你就会得到比较均衡的收益。
试想,你真的是缺钱吗?你真的认为钱是最重要的吗?假如如此,那么为了得到你想要的金钱,你有什么不能出卖的呢?健康、家庭、情感、信任、真诚、伦理、道德,信仰、未来、自由、权利、思想,当这些为了换取金钱而被出卖的时候,你才是真正可悲的。
手里有个锤子,看到什么都像是钉子;心中有件让自己高兴的事,看到谁都想与之分享。
在内心有了结论的倾向性,看什么都像是一种佐证;内心准备拒绝的时候,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让自己把大门紧紧关闭。
虽然工作上的事情需要理性一些,清醒一些,但在生活上还是需要感性一些,糊涂一些的。比如你给予别人的,和别人回报给你的,都未必需要算得那么清楚。
人在很多时候是靠感情维系对生命的美好享受的,生活中一旦你把每一笔帐都算得很清楚,就会让亲情、友情、爱情远离你。
恋爱叫fall in love,婚姻是发昏才会去做的事情,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与子女对父母的回报,都难以用数量去权衡,当你在跟朋友之间的交往中,把一切都计算得很细,当一切关心都是有偿的,都要精于算计,那么一切感情,信任都将被贴上标签。
从恋爱到婚姻,到婚姻持续中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价钱可讲的。不是你付出了就需要对方回报,不是你吃亏了就需要把损失弥补回来,把生活当成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场投资。
当你在感情之中融入了权利和义务、投资和回报、交易与交换,就会在瞬间把那一切打碎。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感恩之心,需要对别人的援助感恩戴德,需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当你付出的真的仅仅滴水之恩,真的仅仅是举手之劳,并以此要求收购对方的灵魂,那种行为与魔鬼无异。
当今即使是婚礼这样的俗事,都未必不接受俗事之外的东西。人家请你去喝酒,并不是跟你讨要欠款,也不是要盯着你所送的红包有多厚,有多少数字的货币,要的仅仅是那份心。
婚礼上的金钱,很多时候会把很美好的感情搞得很庸俗,但假如你仅仅是带着真诚的祝愿过去,真心地祝愿新人幸福,并珍惜当下的幸福,则在很多时候会让人有更深切的感动。
婚礼上的红包、春节期间的压岁钱、来来往往的拜年,都仅仅是表达自己情感的形式罢了。其实形式仅仅是形式,内容会由于攀比而变得很俗,其实假如你不俗,就需要送那些金钱所不能衡量的东西。
假如你对一个人好,就不会由于任何外界因素而被破坏。毕竟容易被破坏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感情。
如果你张口闭口权利义务,那么你所做出的任何事情都会被人当作投资,或者是出于无奈,而仅仅是道德或者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不做的事情,其实那不是你发自真心想要去做的。
当你用一种方式证明你是付出了,同时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其实你很委屈,你在内心很失衡,需要对方给你补偿才能让自己平衡。那么那就不是无条件付出,而是一种交易。
交易也好,投资也罢,更多的是求得内心的平衡。
把一切都划归于财务数字,会让感情遭到伤害。因为心中想的只有数字,只有理性,只有得失的平衡,而没有丝毫不能算计的东西。
原谅那些跟你意见相左的人,包容他跟你之间的分歧。放弃一切愤怒,以微笑面对仇怨。
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包容,那么也就容易把一切都当作财务账目一样地,每一笔都算得很清楚,虽然那不是没有道理。但总是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
所以生活的真谛在乎保持糊涂,让自己永远还不清所欠别人的;也不让别人把所欠自己的还清楚,如此才会有下辈子继续。因为一旦还清楚了,就意味着彼此恩断义绝,也就没什么值得交往的理由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会有说的清楚的与说不清楚的,说不清楚的所占的比重越大,就越难以偿还;因为算得清楚的总是会有还清楚的那一刻,只有还不清楚,才能说不清楚。
贾春宝
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