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晚清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民主自由思想的深入人心,一些先进人士开始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批判,使之脱去封建专制的外衣。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时,传统孝文化进一步去伪存真,融入了时代内涵,“凤凰涅槃”,转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民族危亡之际,“孝”更是成了凝聚民族力量、铸就血肉长城的精神动力。之后的日子里,孝文化继续经历着淡化与重视,带着时代的烙印,发展到了当代社会。
当代孝文化的基本理念: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之瑰宝。在孝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渗入许多消极乃至有害的东西,使之部分地背离讲求人道的本质。但,孝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发于心、流于行的爱的表现,是中华文明中亘古不变的精华所在,不是封建糟粕。
在当代社会,孝不再具有古时那种泛孝主义的地位,它不等同於道德,不是纯粹讨父母欢心,也不是为了父母可以伤残自身,更非禁锢人性的工具,更多的是回归到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位置上来。孝文化,崇尚感恩情怀,注重平等观念,敬祖、事亲、修身,并推己及人,作为重要的道德准则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不是宗教,但却有着超乎宗教的功能与价值;它不是法律,但却从人文主义方面发挥着引导、教化作用。
当代孝文化的基本理念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