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高招”成“败笔”警示啥?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集团)原副总裁兼上海临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戴伟中经常给承包商“上课”:打不通他这道关节,不但拿不到工程,就是拿到工程也不一定能拿到钱;他第一次索贿就向行贿人开出460万元的价码,比行贿人预想的超出一倍多;承包商想:既然戴伟中敢收大钱,以后就会在承包工程方面帮大忙;为了掩盖犯罪事实,他使出虚假借款还款“连环三招”。 今年4月2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戴伟中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12年5月8日《检察日报》)
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大到几百万元的巨额贿赂款,小到几千元的财物,一概坦然“笑纳”。而且,他受贿时肆无忌惮,竟然通过银行汇票和支票转账的方式收受贿赂。如此的猖狂敛财,如此的藐视法律,近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再“聪明”的贪官,也逃不了法律的制裁。在铁证如山和法律面前,贪官的“高招”终究成了人生的败笔,非但葬送了个人的大好前程,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示和警示。
权力万万不能失控。官员不论大小,总有着一定的权力,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领域等一些特殊岗位、重要部门的官员,更是权力很大、势力很强。前文提到的戴伟中,从工程招标到建设款支付,都必须由他审核签字,可谓重拳在握。正因为如此,他才敢如此大胆地公开向承包商暗示或“上课”,疯狂地与行贿人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之便,收大钱,帮大忙,肆无忌惮地受贿敛财。按理,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权力向来是把双刃剑,绝不能失去监督,一旦失控,将会成为助推贪欲膨胀的催化剂和帮凶。屡屡有一些重权在握的官员成为贪官,深刻地警示我们,对于官员,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一刻也不能放松,丝毫都不可失控,必须下狠心、用牛刀,将权力牢牢管住,将其套上缰绳、扎紧篱笆,让官员无从贪腐。
成绩掩盖不了罪责。好像还没有哪一个官员天生就是贪官。他们在成为贪官之前,也往往很努力,很勤奋,很执著,很有成绩。戴伟中也不例外。他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做出过不凡的业绩。但是,当其权力提升、势力范围扩张的同时,贪欲亦随之膨胀,不但成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众矢之的”和拉拢目标,还任凭私欲膨胀。这也是很多贪官的一个共性,也是一些贪官对自己的贪渎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一个“借口”和心存侥幸的根本原因。虽然戴伟中曾为临港新城的建设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上有贡献绝不能成为利用职务便利大肆收受贿赂的理由。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私欲膨胀触犯法律,必须依法严惩!任何一个干部,不管其成绩有多大,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都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成绩掩盖不了罪责,唯有遵纪守法,方为人间正道。
面对诱惑要会算账。官员作为公众人物,面对的诱惑不可谓不多,经受的考验也不可谓不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可能抵制住贪婪的诱惑。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因此,保持清廉必须固守廉洁自律这条底线。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特别是在面对诱惑时,要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自由、亲情、健康等“七笔账”,不心生贪念,不心存侥幸,不做糊涂蠢事。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只有如此,才能远离腐败的泥潭。
侥幸不是救命稻草。大凡贪官都很会伪装。两面贪官、双面人生,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特征。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嘴上喊反腐,而背后却疯狂腐败的贪官比比皆是。当然,他们通常都有一个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总认为靠弄虚作假便可以瞒天过海。戴伟中的侥幸心理太强,这也是一些贪官的共性。戴伟中自恃曾在房市、股市上摸爬滚打多年,为了应对调查,竟选择用多份虚假借款协议、借条来掩盖真实的行受贿行为,还假戏真做地把收受的贿款“还给”承包商,企图等风头过去再要回来。其实,他这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到头来,还是救不了自己。真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贪官所谓的“高招”,其实正是人生蓝图上的“败笔”,是在一步步将自己往死路上“推”,因为法律是严明的,群众的眼睛更是雪亮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间正道是沧桑,唯有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清廉为官,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党的纯洁性之使然。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几个回合 贪官的“高招”成了败笔
贪官“高招”成“败笔”警示啥?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