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拍“钱景”


  2012年5月刊《投资与合作》,我的专栏文章《春拍“钱景”》全文:

      2012年伊始,就不断接到朋友电话或者邮件,有想买拍卖行的,有求购古董精品的,也有欲出手所收藏艺术品的。当下春风佛面,紫气东来,艺术品拍卖市场更呈现出一片破土欲出之蓬勃景象。时值春拍季,各路豪杰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专家藏友众说纷纭下,艺术品在静默展示中等待落锤的高调抑或低吟。经历了2011春拍“如火如荼艳阳天”,和秋拍的“疏影横斜水清浅”,今春拍卖又将呈现何等江山?

  在刚刚过去的3月,北京荣宝和中国嘉德相继展开了其在2012年内的首场拍卖。此前,部分业内人士持悲观态度,认为2012年会是调整的一年。这两场拍卖作为今年艺术品春拍的开场,单从拍卖现场和拍卖结果来看,拍卖现场人声鼎沸,成交火爆,最终北京荣宝的1500多件拍品成交总额达到1.51亿元,成交率为77.08%;中国嘉德总成交更是达到2.9亿元人民币,中国书画的11个专场平均成交率高达80%。这不免让那些以调整趋势的观点看待2012艺术品市场的专业人士有些摸不到头脑。

  可遇不可求的天价拍品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由第一口价由4000万港元开始,共有8位竞标者争持历时15分钟,经过34口叫价后,最终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以2.786亿港元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然而,内行人心里很清楚:天价与市场趋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且,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更应该关注的还是市场上的冷门品种。

  除了亿元天价之外,千万以及百万成交的拍品往往也是外界关注的对象。然而,综观此次香港苏富比春拍,许多高价拍品的成交并没有高出市场预估,甚至部分拍品低于估价之下,或者勉强成交。近现代书画中张宗宪“云海阁”藏近代名家精品部分,林风眠的《说长道短》,估价180万至250万港元,成交价仅182万港元,去除佣金还在估价之下。此次图录的封面作品齐白石《云龙图》,估价1200万至180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1298万港元,去除佣金之后依然低于估价。

  玫茵堂专场,成交结果出现极端分化。资深高端藏家们对品相和稀有性要求极高,只对最顶级东西下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明宣德·黄釉撇口仰钟式碗,估价1000万至1500万港元,从600万港元起拍后,各方纷纷介入,张宗宪在1000多万元的时候就放弃了,最终落槌价格达到2350万港元。由于宣德朝首创御用黄釉制度,更因其成功地发展出以浇釉技法施釉的“浇黄”技术。烧成的黄釉釉色恬淡娇嫩,而被称为“娇黄”,瓷器收藏界更是称誉其为“宣黄”。宣德一朝十年,单色黄釉器传世无多,此次拍卖的作品更是罕见。同场内成化斗彩小碟,青花绶带鸟大盘的流拍,与宣德黄釉盅,宣德青花龙纹高足杯的高价成交,形成鲜明对比。

  回顾金融危机下的破纪录

  2008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股市、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一些影响,尚未呈现强势发展,但也未有大起大落。

  2009年,全球经济呈V字型结构发展,中国的艺术品危机与“天价”也成为了关键词。随后,金融资本开始大范围地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品基金、艺术银行这类金融衍生品也逐步走向了大众视野。有着强大的资金背景、学术力量的艺术品基金及企业收藏家崛起了,艺术品拍卖由以往的“小圈子”逐步变成了艺术、金融、资本共同经营的“大圈子”。

  2010年 :《爱痕湖》1.008亿元刷纪录

  中国嘉德2010春拍会上,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单件价格亿元大关——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亿元刷新纪录,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的里程碑。

  2010年 :北宋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元创纪录

  6月3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中,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新纪录。

  2010年 :王蒙《秋山萧寺图》1.3664亿元成交

  6月3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中,王蒙的《秋山萧寺图》立轴以 13,664万成交。

  2011年 :张大千《嘉藕图》1.58亿元刷纪录

  2011年5月,香港苏富比 “梅云堂藏张大千画”拍卖会上,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以1.910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58亿人民币)成交,创下张大千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2011年 :王蒙《稚川移居图》4.025亿元成交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元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成为史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2011年 :吴冠中《狮子林》1.15亿元刷纪录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吴冠中《狮子林》以1.15亿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和吴冠中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2011年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刷纪录

  2011年,嘉德春拍,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创近现代书画世界纪录。

  2011年 :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7906万港元刷纪录

  2011年4月,苏富比2011年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场中,张晓刚油画《生生息息之爱》以7906万港元刷新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纪录。

  2011年 :香港苏富比推出“梅茵堂”瓷器专场

  2011年4月,香港苏富比推出“梅茵堂”瓷器专场,但成交结果和宣传力度大相径庭,总成交额为3.99亿港币,远远低于事先估价的7.1亿至10.7亿港元 (估价不包括买家佣金)。

  2011年 :香港苏富比推出“尤伦斯藏”专场

  2011年4月3日,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专拍的105件重要作品全数拍出,总成交额高达逾4亿2700万港元/5500万美元,大幅超越估价(1亿至1亿3000万港元/1270万至1670万美元)。 106件拍品全数成功拍出,共12件拍品以超越1000万港元成交 。

  钱在旅途

  日前,欧洲艺术基金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

  艺术品基金最终获利的关键因素,除了必备的金融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还要具备判断艺术品真伪及预估其涨跌的能力。信托公司往往采取的是鉴定者兜底的办法:谁鉴定的,要是出现赝品,就由他来回购。

  另外,无论是选择艺术品投资或者是股票投资等其他类别投资,当资产出现升值或贬值后,资产能否及时变现也是众多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现在多家艺术品基金都已经安排了持有藏品的春季拍卖,但是关于具体的拍品资料,各家基金在拍卖前都严格保密。因为竞争对手恶性压价屡见不鲜。

  目前有资料可查的艺术品基金大多通过信托平台募集, 据数据显示,2011年艺术品信托发行数量为45款,比2010年增加35款,增长幅度达到350%。2011年艺术品信托发行规模为55亿元,而2010年发行规模仅为7.5亿元,同比增长633%。据统计,今年将有7只艺术品信托到期,其中中融信托4只、国投信托2只、吉林信托1只。

  基金存续期限短,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现状的一个最大尴尬。2011年发行的产品平均期限为2.2年,有的产品期限是1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艺术品的价值发现难度很大。所以为了达到管理人的预期收益,即将到期的艺术品基金往往通过寻找和自己有关联的下家来接盘,周转几次后再卖出,以期炒高艺术品基金的收益。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只要基金有第三方接盘,就能满足投资者的基本收益,信托公司也能够从中赚取信托费用,所以信托公司往往重点关注于产品设计的结构。而对于投资顾问的真正实力,信托公司却很难全面衡量,其一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投资顾问的历史业绩可查,艺术品经纪人也没有权威评定机构;其二信托公司针对此类创新业务自身也缺乏管理经验。一位业内人士忧心忡忡:“艺术品信托借新还旧的现象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让整个艺术品基金行业变成一个笑话。”

  热议春拍或涨或跌

  “梅摩艺术品指数”创始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说:今年春拍的市场特征将保持去年秋拍的态势,前者的整体成交情况将与后者持平或者略为调整;2012年全年艺术品市场整体涨幅预期还将达到10%以上。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东升说:市场已经撑不住了,虽然我是做拍卖行的,但我从来都说真话,明年起码有40%的市场份额下降。2011年的秋拍是很寒冷的,大家在强打精神觉得不错。

  近期据我了解,今年春拍的艺术品征集工作开展的异常艰难,为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市场低迷,各拍卖公司绞尽脑汁,大规模斥资去海外征集作品,预计海外回流艺术品可能超六成;一些公司更在原有专场的基础之上相继展开一些特殊的拍品专场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南京经典拍卖在往年原有的林散之、红色经典、新金陵画派、艺术南京、高二适、名酒、当代艺术、私人藏画等专场基础上,今年增设了家具专场;北京匡时将推出“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中国嘉德春拍首次推出水墨人物画专场;西泠拍卖在去年的基础之上继续开展其主办的中国名家漫画拍卖专场。也有部分拍卖公司主动放弃春拍的机会,积蓄力量期望在秋拍奋力一搏。

  针对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状况,仍有专家较为乐观:“眼下行情不过是市场螺旋式上升的间歇停顿,只是停顿的时间可能会拉长。所以,投机性的盲目购买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对于长线收藏的买家来说,则不失为一个逢低买入的时机。”有必要提醒和强调的是----对于资历尚浅、眼光略浊、财力微丰、知识有盲点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我很想说:调养怒中气,堤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