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一行3人,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刘铁泉陪同下,深入我市城乡结合部部分街道、乡镇、社区、城中村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为了解全国范围内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的普遍性问题和做法,3月13日,中央综治办要求上海、沈阳、武汉、西安等4个城市开展专题调研。西安市综治办组织力量对我市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综治办的充分肯定,并向中宣部、人民日报社进行了推荐。
在辛家庙街道办,杜峻晓听取了街道办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网格管理和便民服务的做法。辛家庙街道是浐灞生态区的西大门,辖区大型企业多,流动人口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管理手段捉襟见肘。街道办适时提出“以整合地区资源为关键点,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着力点,以无缝管理为切入点,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建立二级信息平台,构筑三级管理网格,创新四项工作机制”的工作模式,将辖区社区、村、驻地单位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划为13个片69个网格,每个网格固定一名管理员,担负六项职能,实现了社情民意的实时掌控和服务群众的便捷化。
在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杜峻晓观看了社会管理服务的操作演示,了解了社会管理的特点: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先进的综合服务平台,畅通了了便民服务渠道,强化了社会面管控,调动了各界力量参与。街道办党委书记李建新说,通过电子信息平台,网格管理员可将相关信息迅速直接地反映到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派职能部门办理,从而建立起便民服务的直通车时。去年11月15日上午11时,辛家庙村片组第二网格管理员王引平发现北辰大道有部分群众堵路,立即上报服务中心,中心指派派公安民警、司法人员和街道干部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劝离了群众,前后仅用20分钟。杜峻晓称赞道,这种办法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增强了工作实效。
刘铁泉介绍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逐渐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和农村扩展,形成了城乡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新型过渡性区域-城乡结合地带,这一地区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管理的薄弱地带。西安是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去年5月推行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实现了社会管理服务的全覆盖,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亮点。辛家庙的做法就是重心下移,把社会管理延伸到最前沿,一方面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另一面强化转变服务群众职能,“网格化”搭建起便民服务的直通车。
马不停蹄,《人民日报》一行驱车来到了雁塔区的世家新城社区。这是一个大型商业住宅社区,有建筑群93栋、社区居民4098户1.2万人。社区书记兼主任李林蔚说,社区制定了“五位一体”议事制度,形成了便民服务网;实行社区单元化管理,将小区合理划分为7个单元格,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果。杜峻晓说,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是个好办法,要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在社区综治工作站,以冯广廷名字命令的群众工作室深受社区居民信赖。当了解到66岁的冯广廷是一名享受军职待遇的退休老干部,已在社区做了两年多义务调解工作,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时, 杜峻晓对他表示了敬意:“老同志是个宝,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在党员活动中心,“以微笑融化百姓,以服务沟通心灵,以诚信和睦居民”三行大字吸引了众人目光。世家星城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实行党员连心桥责任岗,实现党的工作在社区全覆盖。刘铁泉概括说,世家新城社区社会管理的基本经验是:有一批热心社区事业的有心人,在民主基础上建立起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以党建统领社区工作,社区服务中引入了专业团队科学管理,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促进和谐。
最后,杜峻晓一行参观了综治工作站、一厅室办公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残疾人康复中心等,还与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座谈。居民们乐呵呵地说,现在社区建立了合唱队、模特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等11支队伍,还有书法室、棋牌室,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多彩!
《人民日报》调研我市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工作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