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幼儿园涨价为何敢怒不敢言?


  目前正是幼儿园集中报名的时期,记者近日在山东等地采访发现,部分城市民办幼儿园涨幅甚至超过50%。面对幼儿园涨价,家长意见纷纷,却又无可奈何。“大部分家长对涨价是敢怒不敢言,生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看法。” (新京报6月8日)

  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三部委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力图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 而从眼下的情况看,这一《办法》,只能暂时管住公办幼儿园的收费,而对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有些无能为力。

  根据这一《办法》,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标准,由幼儿园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根据保育教育和住宿成本合理确定,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而对于“享受政府财政补助(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和税收、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安排专项奖补资金、优惠划拨土地等)的民办幼儿园”,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合同约定等方式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民办幼儿园在最高标准范围内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报当地价格、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很显然,要遏制民办幼儿园学费飙升,只有扩大享受政府财政补助幼儿园的范围,同时,地方政府积极作为,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基础上,确定这些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如果幼儿园不享受财政补助,政府要限定其最高学费,是十分困难的。

  今年4月,教育部曾表示,将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幼儿园收费。要求各地在严格核定保育教育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保教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实际成本确定住宿费标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并严格执行听证、公示制度。 执行这一政策,有几个关键点,其一,谁来核定保育教育成本?其二,保育成本如何分担?其三,怎样严格执行听证、公示制度?如果保育教育成本由幼儿园单方面核算,政府对民办学前教育的费用没有任何分摊,那么,随着物价的上涨,幼儿园的学费是会借机上扬的。

  因此,要规范民办幼儿园收费,关键在于政府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另外,要避免听证、公示制度流于形式,应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今年3月间,教育部发文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制度。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家长委员会有权参与学校的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现在看来,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落实。如果幼儿园建立了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对涨价还会是”敢怒不敢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