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2012.06.19)


观点(2012.06.19)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2-06-19 08:16 ]
 
 
 

  中俄合作需达成更多共识

  中国和俄罗斯都知道,客观利益决定了两国间必须合作。难的是,如何克服双方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以促成必要的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文章指出,合作对于俄罗斯的吸引力,可能比对中国更大;对于处于上升期的中国来说,与俄罗斯加强双边关系也会获益。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拥有共同利益,中俄双方仍然存有分歧。在建立互信以达成更坚定的合作方面,两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西三线引民资或引发蝴蝶效应

  石油是一个战略行业,要通过安全、技术、节能、社会等一系列技术标准确立市场准入标准。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研究中心主任陈柳钦认为,民间资本进入石油等行业是一种趋势,是增强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中国石油此次释放明确信号,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促使大量民间资本入场。

  警惕低碳技术重复引进

  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加强引进项目的科学论证,防止一些企业“快”字当头,一哄而上,盲目重复引进,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和企业难以为继等严重问题。

  ——中科院院士、化学工程学家费维扬6月14日在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建议,国家应把发展低碳技术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尽快组织高层次、多学科的发展战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制定科学的、超脱地方和部门利益的低碳发展路线图。

  积极应对全球能源“游戏规则”重塑

  未来中国必须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能源发展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这是我国能源安全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经历着深刻变化与调整。美国有望凭借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主导优势重塑全球“游戏规则”,中国必须做好应对油气地缘竞争新格局的准备。随着美欧能源需求的持续下降,中东、加拿大、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都在更加积极地寻找需求方,中国已经成为战略首选目标。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页岩气发展离不开监管

  如果政府和企业不实施和接受严格的环保条例,普通民众会越来越反感页岩气。类似美国纽约州发生的针对页岩气的抗议示威甚至有可能蔓延至世界各地。

  ——国际能源机构(IEA)近日呼吁在全球页岩气生产中采取最佳措施,推出了一套“黄金规则”,旨在减轻页岩气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这些措施包括政府和石油业更好地监测页岩气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防止气井泄漏、减少气体燃放和严格监控废水排放等。IEA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后,单井成本将升高7%,但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3%,同时有助于减轻公众的担心,从而有利于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英国皇家化学院院士、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肖钢也撰文指出,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应从一开始就考虑充分。

  阶梯电价改革应顺着民意上“阶梯”

  让阶梯电价改革顺着民意上阶梯,而不能是强行推上阶梯。

  ——居民阶梯电价将于7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新华每日电讯》指出,尽管阶梯电价改革是未来大方向,但改革须得到大多数支持。需要注意改革的时机,比如,在经济环境适合的时间,在民意能接受的时间。在改革方式上,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与用电相关的公共政策。《广州日报》评论文章称,既然阶梯电价关注度高,争议者众,相关方面也表示会做“适当”调整,那就不妨先来个“二次听证”。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董云龙 │ 编辑: 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