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还是相信《论语》的记录的,一方面此章在三种论语的版本里都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太史公的《史记》其实也不是那样完全的可靠。其实这也是我国史学的特点,史书从“春秋”开始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其中,史学的功利性表现的非常之明显,但是我们对汉以前的历史,除了《史记》还能靠什么呢?我们也就只能从《史记》的故事开始说起了。
《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是这样的:
话说某年,夏,鲁国着了场大火,把鲁国的祭祀鲁君的二个祖庙烧了。鲁国当政的季桓子因此得病,到秋天就死了。在即将告别尘世,回归天国或者是地狱之前,也像许多行将就木之人一样,开始不自觉的回顾起美好的或者不美好的一生来了,当然这个季恒子没有鬼子老头,说的那么伟大,他既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又因……。许多人也都是这样,在最后一刻都可能表现得像个天使,然而如果上天真的再给他几天时间,也许又什么都忘了。俺的职业决定了俺经常是看到这样生离死别的故事,所以这样的事情也真的是看得多了,多到了麻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许多人都是到临了的时候会说几句人话的。这个季恒子在临死前也是一样的,在回顾了他并不完美的一生以后,看到眼前这个破败的鲁国,终于说出了一段经典的遗言。老季是这样对他的儿子季康子说的:“鲁国曾经有个机会可以复兴,然而我没有把握住。现在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呵呵!眼熟吧!)“儿子啊,我死后,记得要请孔老回来,当常务副总理啊!这样鲁国或许……。”
老季遗言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