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凡客、拉手网等电商都在尝试通过IPO或PE市场融资,但最终都没有结果,如今京东也准备冲击资本市场,这说明资本市场已经收得非常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的互联网广告费用,比如网址导航等,却是一个季度高过一个季度地涨价。电商企业还在不断地烧钱,这些都是以前融到的钱。按照这个烧法,即便是大企业,他们手里的现金也最多维持6个月到一年,这是很危险的。
当电商资金链紧张时,他们第一个就会拖欠广告商的款项;等资金进一步紧张的时候,电商就会拖欠产品供应商的钱,这时候就往往意味着这家企业很危险了。这是一个骨牌效应。因为资本的本性肯定不是来给企业雪中送炭的。
整体市场的乏力来源于多方面因素所致: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对于电商类项目保持谨慎,电商融资的风险和难度加大;以团购为首的互联网模式全面提升了电商的营销成本,让B2C企业运营雪上添霜;创新性应用的缺乏,让用户的活跃度难以维系。
盈利与否,不影响电商企业的上市,决定能否上市的因素是交易额、排名、市场份额——是一个资本趋动的逻辑,把大家引到了一条不归路——融资后疯狂投广告,吸引流量,带来订单,把规模做大,然后上市。
电商的冬天:烧钱需要资本
评论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