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四部委10天4次辟谣楼市调控政策?
媒体报道,过去10天,包括住建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等四部委对关于房地产政策可能松动多次辟谣,强调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未曾动摇。
谣言止于智者,四部委10天4次辟谣楼市调控政策虽说是亡羊补牢之举,但官方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声音非常必要!为何四部委10天4次辟谣楼市调控政策?
辟谣楼市调控政策事出有因,一是从宏观大势看,由于4、5月份经济增速趋缓态势明显,决策层“保增长”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地方政府并未摆脱土地财政的束缚,人们猜测经济周期如同2008、2009年增加投资放松信贷政策重演。由于高层过多强调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客观造成社会各界对楼市调控政策松动的心理预期。
二是地方政府楼市调控“微调”此起彼伏,决策层对“微调”模棱两可。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厦门、武汉、合肥、南京、常州、吉林、中山、长春、芜湖、从化、马鞍山、沈阳等30多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出台了楼市微调政策,涉及限购范围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多少都与“松绑”有关。特别是江苏扬州出台政策奖励个人买房,扬州新政不被叫停,反受住建部官员肯定,说这是“有益的探索”。业界则认为,被指打擦边球救市。本轮房市调控之所以在此前“初见成效”,就是公众和社会各方都认同中央的房市调控会“毫不动摇坚持下去”,“总理房价”终究会出现,市场和房价的预期和中央调控的方向基本一致。但“扬州新政”的多米诺骨牌,不仅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更重要的,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相信调控结果的市场预期被打破,使不少购房者重新开始感到恐慌。
在地方政府频发“微调”信号的同时,中央层面关于调控的态度并未出现实质性松口。楼市调控已经呈现出定向宽松或局部放松的迹象。
三是货币政策是楼市调控的关键,近日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社会各界普遍观感是货币政策宽松信号。6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2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近四成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超过三成的银行家认为三季度货币政策将趋松。有这三条理由,各种楼市调控谣言出笼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更重要的是,楼市调控行至中局,各种利益博弈日趋激烈。假消息出台与房产商等利益集团直接关联。经济学家向松祚指出,近期出现多条放松地产调控的虚假消息,其背后就是一场拔河比赛。开发商、地方政府,还有买完房希望升值的人,也包括靠房地产广告养活的媒体都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中央政府、想买房但又希望降房价的人则不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如果前三方不断放出类似虚假消息,将会改变百姓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而预期一旦改变,购房行为将跟着改变。
中国日报周三(6月20日)报导称,全国政协呼吁政府放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确保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政府抑制房价措施的影响下,地产市场已显现降温的迹象。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现在确有一些力量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希望房地产反弹,这主要是一部分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和房地产商有这种欲望,这个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如果满足这个欲望,让房地产出现反弹,中国的经济会出现大的动摇,所以这一点必须明确。
这些信息的蛊惑下,买房的人多了,有的地方还重现了排队现象,房价止跌趋势明显,有的楼盘甚至还出现了微涨。各地“购房潮”重现,引发了人们普遍担忧:随着销售量的走高,房价会否再次回到上升通道?楼市是否又要走回从“以价换量”转入“量价齐涨”的老路上?确实,进入2012年以来,楼市的调控政策不再加码,反而各地政府纷纷开始对楼市进行微调。整体经济下滑之时,放松调控的谣言四起,“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似乎到了十字路口。6、7月份将是楼市调控的关键时期,当前时期,政府需要及时明确表态,表达促使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的决心,稳定民众的政策心理预期乃当务之急。
地方政府用行动跟进才是最有效的辟谣!有评论指出,对于楼市调控放松的传言,相关部门能及时公开辟谣,值得肯定,楼市调控既要“辟谣”更要“实效”,这一点上海市的作法值得肯定!央行的加息及部分城市楼市微调,都表明房地产销售市场已有回暖迹象,而这都有助于逐渐消化目前高企的库存,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从最近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都反映了国家坚持限购政策不动摇,鼓励保障性住房建设,限制别墅等豪华型住宅开发等房地产调控的思路。沪楼市限购政策再度收紧,停止非沪籍补缴社保购房。上海作法值得推广。
赞同如下分析,在决定房屋价格的诸多因素中,中央政府政策、银行信贷、地方政府取向、开发商属于主要的决定性因素,而炒房者和正常居住需求属于次一级的要素。由于目前银行信贷并未在房地产领域大放水,同时有关部门接连辟谣表明中央政府政策并未松动,而开发商还普遍面临资金链的紧张局面,同时由于限购政策导致炒房和投机因素不能入市,所以,目前房地产市场新的变局的主要影响力量是地方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成败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坚持调控不动摇。
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几个具有楼市风向标意义的城市,最近一段时间购房热情持续升温,出现千人购房的盛况。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中大城市房价数据统计,今年1-5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增长3.8%;其中,住宅成交均价同比增长3.4%,连续两个月有所回升。购房者对于底部已经出现的预期明显增高。幸亏四部委10天4次辟谣楼市调控政策,不然加剧消费者恐慌心理,房价再度反弹,楼市调控再度失败,谁来担当楼市调控失败的责任?!
蔡律 2012年6月23日
为何四部委10天4次辟谣楼市调控政策?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