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与哈耶克和爱因斯坦与玻尔
前段时间阅读一些学者撰写的纪念哈耶克教授的文章里提到他与凯恩斯教授的论战的内容,勾起了作者对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的世纪大论争的记忆。无论是凯恩斯教授与哈耶克教授就有关货币、利率及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的论争还是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就有关的量子力学的论争,就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来说,将这两大论争称为世纪大论战都是毫不为过的!
无论从哪方面说,这两大论争之间都可以被认为是彼此毫无关联的,一个发生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领域里,另一个则发生在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物理学领域里,尽管凯恩斯教授被称为是经济学里的爱因斯坦,但以作者了解到的有限资料去推测,他们二人相互并不认识也没有往来,更不用说哈耶克教授和玻尔教授之间了。因此,本文将这两对论争者并列放在一起似乎显得不伦不类,有哗众取宠之嫌!然而,从一些新的视角去分析比较他们的论争,换用新的角度去认识他们各自独特的科研思维,今日的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出他们之间的一些共性与特性,从而让我们有可能从中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
就私交关系而言,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是好朋友,他们之间的论争不仅没有影响到其私下朋友情谊,反而增强了彼此的情谊,他们之间充满哲理与智慧的一些论争语言成为流芳千古的经典对白,比如在他们争论微观粒子的量子运动状态的定域与非定域及能否被准确描述时,下面两句对话最为经典:
爱因斯坦:亲爱的玻尔先生,上帝不掷骰子!
玻尔:爱因斯坦先生,您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玻尔:爱因斯坦先生,您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的这种就科学问题理性论争的风范成为后人的楷模!而凯恩斯教授与哈耶克教授之间的私交却不像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之间那样密切,他们之间的论争有时甚至带点意气,涉及人身攻击而出现某种不和谐。从这一点去评判,二人之论争较之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之论争已处于下风。
就其论争的具体问题而言,以作者的浅见,时至今日似乎仍然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
爱因斯坦教授与玻尔教授所争论的量子力学问题,虽然至今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玻尔教授的论点显得更接近真理,但仍然还不能就此断定爱因斯坦教授错了;
而凯恩斯教授与哈耶克教授所争论的货币和利率问题,至今仍然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此外,以作者的观点视之,凯恩斯教授对货币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些,其理由来自其表达出的“货币内生”观点,但他们二人都没有认识到货币利率的本质来源。
作者本文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并非上面列出的那点初浅认识,而是希望通过简单分析他们各自的人格特质和科研思维,探知他们之间就那些重大问题产生争论的缘由,尽管作者对他们个人的了解很肤浅,对他们论争的问题更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因而下面的描述可能很片面,表达的观点也不完全准确,但作为一种认识他们及推测他们为何产生争论的途径还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尤其对于科学史的研究而言:
凯恩斯教授擅长于“微观化思维”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其人格特质是“政治化”的经济学家,他着眼于用货币利率这些具体手段去解决当时西方社会正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他天生具有的这两大特点决定了他在分析货币和利率问题时是与众不同的,他研究货币利率的目的是尝试解决当时西方国家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他希望推论出因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行为失误导致货币数量多寡和利率高低不同进而产生外在的经济波动问题;
哈耶克教授则擅长于理论思维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其人格特质是“抽象化”的经济学家,他着眼于从理论上去分析货币利率问题,希望探讨出货币和利率究竟是什么?因而他希望推论出因为外在供应的货币数量多寡和规定的利率高低这些外因不当而导致企业家和投资者行为失误进而产生外在的经济波动问题;
爱因斯坦教授擅长于宏观空间看事物,擅长于用抽象的理论思维分析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问题,其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将微观基本粒子的运动视为“粒子”态的运动,认为也是可以被“定域的”和可以被准确测量的,其代表观点就是将当时普遍认为是“波”的光提升到“光子”的认识水平,认为光不仅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这一认识水平的提升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从另一角度分析,我们也可以认为爱因斯坦教授受“古典力学”的“粒子”概念影响更深,没有及时摆脱其羁绊。此外,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追求“完美”主义,这从他在人生晚期致力于追求大统一的力学理论得到证实;
玻尔教授则擅长于微观空间分析微观基本粒子的“波”的运行状态,较小受“古典力学”的“粒子”概念影响,这也就容易理解他为什么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接受爱因斯坦教授提出的“光”也具有“粒子”特点的“光子”概念。
尽管爱因斯坦教授和玻尔教授同为开创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可能正是二位这种各自倾向于“粒子”思维和“波”的思维去分析对待微观世界的差别导致他们之间出现世纪大论争!
另外一个让人无比感叹的巧合是,无论是爱因斯坦教授和玻尔教授的论争还是凯恩斯教授与哈耶克教授的论争,都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恰恰那段时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两次世界大战就发生在那段时间里,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世界性经济最大衰退和萧条也是在那一时期!正是在那段时间,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取得至今为止最为重大的突破!或许动荡不安的时代更有利于各种思潮的出现,更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大环境的形成!
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众多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否也预示着另一个大动荡时代的来临?是否也预示着一轮新的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的时机的降临?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杨钦松
2012-6-24 写于雅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