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四部委与地方政府密集辟谣为哪般?


谢逸枫:四部委与地方政府密集辟谣为哪般?

   导语:进入2012年以来,楼市的调控政策不再加码,反而各地政府纷纷开始对楼市进行微调。整体经济下滑之时,放松调控的谣言四起,“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似乎到了十字路口,楼市传闻也开始泛滥。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降息。降息消息后,受到银根放松消息的刺激,房地产调控松绑的主观臆断就随之产生。今年以来,限购松绑,金融政策调整等放松调控的传闻不绝于耳。过去10天,包括住建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等四部委对关于房地产政策可能松动多次辟谣。其实,早在去年开始,各个地方政府就纷纷站出来调控放松辟谣。

   2012年5月25日,厦门传放松限购购买套数,后厦门政府部门表示没有放松。2012年5月29日,湖南传出首套房贷首付下降,利率优惠。房企信贷融资开放支持。购房税费优惠。后被湖南省发改委员否认。2012年5月30日石家庄拟出台5项楼市微调措施。1、家庭人均住房低于30.6平方米可购第三套房。2、工程进度达到25%就能办预售许可证。3、放宽商品房抵押担保条件。4、鼓励用自有存量土地建经适房。5、限购实施前购房可申请备案。后被石家庄政府部门否认。

   2012年6月24日,河南省住建设厅等6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凡家庭名下(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无房产登记购房的均视为首套房,金融机构在风险收益平衡的基础上,原则上应给予基准利率下浮30%幅度内的优惠。为支持缴存职工购买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首套自住房,将连续缴存时间减少为6个月,首付房款比例下调至不低于20%。除规定认真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外,《意见》还提出旨在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措施。2012年6月26日-27日,河南政府部门表示无此新政,网上所传河南房贷新政是误传。多地“房贷新政”昙花一现后,目前各地还未正式执行,河南省“新政”意见就被撤消,导致难产夭折。

   2012年6月26日,上海楼市限购执行再紧印证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坚决表态。根据规定,自6月15日起,非沪籍人士补缴社保购房者在上海各房产交易中心一律不予过户。上海市房管局962269热线的工作人员也证实,目前非上海户籍购房者,无论缴社保还是纳税,未满一年都无法购房,补缴也不行。上海细化限购令执行规则情况,2011年7月 上海就明文叫停非沪籍居民通过补缴个税取得购房资格。2012年5月 上海明确表示“沪籍单身人士”属“成年未婚子女”,确因婚姻等需要、且无产权住房,才可以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2012年6月15日起 上海各区县交易中心停止为通过补缴社保获得购房资格的非沪籍购房者办理房产过户。这是继2011年7月叫停非本地居民“补缴税单”取得购房资格后,上海楼市限购令执行再度收紧。

   2012年6月27日,市场传中山楼市限价暂停四天,尚未得到官方确认。曾经数次因限价令而引起全国关注的中山市,近日再次因取消限价的消息备受关注。也有消息显示,暂停限价只有26日到29日四天时间,原因是去年11月10日突然限价,此次短暂放开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就此中山多相关部门称不知情。

   2012年6月20日,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报告称,预测中国的房地产紧缩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并维持今年全国房价下降5%-10%,部分一线城市降幅可达15%-20%。从宏观政策上看,报告称目前政策趋松不会直接令楼市受益,但融资成本的降低及市场流动性改善可以间接缓和地产业压力,预计针对投机和投资性购房的限购政策还会持续。部分开发商融资已然不易,未来几个月间房价继续下行会迫使它们出局,我们也预计地产业会出现整合,但降价也会使成交量趋稳,以达到调控目的。

   2012年6月19日,申银万国发布研究报告称,在限购取消前,房地产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央行的加息及部分城市楼市微调,都表明房地产销售市场已有回暖迹象,而这都有助于逐渐消化目前高企的库存,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此外,申银万国还指出,从最近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都反映了国家坚持限购政策不动摇,鼓励保障性住房建设,限制别墅等豪华型住宅开发等房地产调控的思路。
 
   2012年6月10日,“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一事。国家发改委新闻办公室发文辟谣称,《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的报道纯属捏造;该部门最近没有人接受过该媒体记者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2012年6月14日,“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个人住房贷款一直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2012年6月14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50%下降40%”一事,银监会发布声明称,有媒体称银监会降低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纯属误解”,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做任何调整。2012年6月18日,“调控放松”一事,住建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住建部门将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你如何看“四部委与地方政府密集辟谣”一事?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自今年5月份开始,楼市调控放松传闻泛滥最强烈,地方政府到中央四部委密集发声回应市场传闻实属罕见的辟谣,太不可思义了。说明中央对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的决心与态度,无明显的放松迹象,牵动楼市“神经”的政策将决定2012年下半年行情。一方面表明市场敏感期舆论风险高企。另一方面表明地方到中央政府对于市场调控持严谨心理。”

   为什么市场会出现“楼市松绑”的现象?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主要是全国出现55个城市调控微调和因刚需入市带来楼市局部回暖及部分区域城市房价涨幅触底反弹等全国主要城市销售成交异常火爆,房价下降幅度空间越来越小和调控放松预期超市场预计。譬如北京住建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6月上半月,北京住宅网签量为10576套,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46.5%;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36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7%,再次突破2万元大关。在去年年底,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跌破2万元,成为北京楼市调控成效的标志性节点。其余一线重点城市,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均现“量价齐升”的趋势。而在2012年5月份,全国楼市就已经出现红火迹象,54个典型城市累计成交,创出2011年初新一轮调控以来的月度新高。”

   调控放松传闻泛滥是什么原因?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与民生、地方财政、经济发展、房价上涨预期等紧密相连。一方面是国热经济增速下滑,国家要稳增长的背景的利好政策。另外一方面是房地产调控目标是房价回归合理价位的因素有关。不排除与房产商等利益集团直接关联的因素。特别是随着楼市的火爆,部分城市“量价齐升”,对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再起,在这个关键时候谣言很容易成为房价反弹的“助推器”。”

   房地产调控是否真放松了?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动摇,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不断松动公积金贷款、土地、限价、税收等政策。另外一方面是上央行降准、降息,首套房贷比利和利率、房地产开发贷款有所放松。可以负责任的说,绝大多数政策实际上已经松动了。表面上看,似乎只有限购政策没有放松,坚守着调控的底线。在2012年6月15之前,上海是允许外地户籍通过补缴社保购房的——这是限购政策打折的明显例子。允许补社保、补纳税证明购房,楼市调控的“撒手锏”——限购政策就有名无实了。不排除有关方面“牺牲”楼市调控效果以确保稳增长。”

   如何辟谣才能让楼市不信谣?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称:“只有彻底辟谣才能让楼市回归理性,最好的辟谣是房价回归理性。房价大涨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