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之夜,回归足球的本质(6月28日)


 

先说说球迷。欧洲杯、世界杯、冠军杯,突然之间冒出了很多明星级别的成功人士,原来都是球迷,让我们乐于与他们为伍。中国队比赛的时候,球迷都去了哪里?

记得在小时候看到一则笑话:在现场看比赛,临近终场一个哥们姗姗来迟,问旁边的观众“现在比分多少”,答曰“零比零”,迟到的哥们欣然自语道“还好没有错过”。这种只关注比赛结果,而忽视比赛的过程与细节的感受的人,跟真正的球迷之间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当然,真正的球迷也未必如解说员或者是评论员那样,清晰地记得历史上每支球队的每一场经典战役,记得在任何一个阶段谁穿几号球衣,谁进球了,如何进球的,等等,对沿革和掌故了解得如数家珍。那是吃足球这碗饭的人才需要做到的,普通球迷没有必要了解,更没有必要记得那么清晰。

真正的球迷是不需要违心地以熬夜看球为痛苦的人,是不需要必须跟别人争论个是非优劣的人,是不需要如足球流氓那样以足球比赛为佐料去滋事的人。

真正的足球比赛是娱乐,球迷是能从欣赏的角度,让自己赏心悦目的人,是享受其间的过程与细节,感受到团队配合的默契,感受到技战术执行与推进过程中,跟自己设想的相吻合而窃喜的人。

 

在真正的球迷眼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伪球迷。

从历届对世界杯的关注欣赏,到对比赛信心满满地提前预测结果,再从对技战术的品头评足,到对足球文化的热衷等多角度衡量。贾春宝自我感觉,一直算不得真正的球迷。

开始是跟随兄弟们一起到现场忘情呼号中的激情澎湃,然后是做那个保管电视房钥匙的人,享受无须设闹铃也会有人来叫起床去看比赛的待遇,再到为了看比赛而辞去原本做得顺风顺水的工作,再到半夜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在躺着的状态下,朦胧地听足球转播。总之感觉自己跟纯粹的球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远了。

贾春宝扪心自问,居然感觉自己越来越偏离球迷的正常心态了,因为大理性了。任何一个真正的球迷对自己如此的“颓废”有些难以容忍,毕竟假如只是浏览比赛结果,那么跟享受过程、追求细节之中的专业度和感受之间就没有什么交集了。

足球是一种感性的运动,而其中的乐趣不是靠理性思考得到的。理性甚至思考的角度去看足球,更多的是一种纠结与痛苦,即使有快乐也很难跟朋友们分享。

 

虽然算不得真正的球迷,但贾春宝还是希望为自己这样的伪球迷辩解几句。

球迷都应该是有倾向性的,没有倾向性的就纯属看热闹了,比如看一场比赛,假如觉得谁取胜都好,不会由于任何一方的胜败而有内心的丝毫差异,那么就去关注结果吧,其实关注结果都或许是一种浪费呢,因为结果是无法改变的,你再如何关注都没有什么不同。

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关注,就难以取得成就感,因而还是不要关注的好。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能用淡定的心态去看的才是真正的内行,任何狂热都是暂时的,只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才是值得收藏的。

看足球就如感情,虽然激情与冲动会点燃一段感情,让其尽情燃烧,但靠得住的感情还是那种淡淡的依恋与温馨,那种笃定而长久的感情必然是有坚定的根基的。

感情来的时候不需要理由,感情保持的时候讲不清理由,但靠得住的感情必然需要理由。

 

甚至你都没有必要关注所有的球队与每一场比赛,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么就关注某几支(甚至仅仅一支)队伍就足够了。

比如贾春宝就持续关注并喜欢德国队。那大概是从1986年世界杯的时候开始的,当时的喜欢仅仅是由于90分钟甚至120分钟比赛,德国队如同永动机一样,不管自己是领先还是落后,也不管那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只要终场哨音没响,就会一直组织更多的进攻机会。这种战车一般的精神很是励志。

1998年世界杯,某些比赛的时候,德国队处于劣势,但内心期盼并跟同时熬夜看球的兄弟们打赌,德国队肯定会赢回来的,结果竟然没有让我失望,这倒让那些兄弟们诧异了。

 

2012年的欧洲杯,似乎只有德国队比赛,贾春宝才会以坐姿看完整场比赛,因为在德国队在保持了那种战车一般的励志感觉之外,显得更加年轻有活力,更加讲究配合,脚法更细腻而不是单纯靠长传冲吊、高举高打之类的粗放打法。

虽然有了施梅因施泰格可以策动前半场,有了拉姆就有了全场的灵魂,就如以前的巴拉克、哈斯勒等等人所发挥的作用一样。此外更重要的是门将稳健,不会出现诸如猪油手之类的低级失误。但是德国队的胜利不依赖任何特定明星的发挥是否正常。

虽然德国队内部大牌云集,但对谁都没有过度依赖,谁缺阵都不是太大的意外,全队都可以正常发挥。

德国队输球了,输给了意大利,只是因为那个平庸而恰恰有几个状态神勇的人。因为勒夫舍不得换下小猪,而让其疲劳作战,输在了轻敌。即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否认,这是一支伟大的球队,因为它是有自己的灵魂的。

选择一只稳健的球队,以其为核心,就可以在做球迷的时候不至于让自己失去方向。

即使这支队伍暂时落入低谷,那种低迷总是暂时的,总是会有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天。比如现在的德国队,就是经过了1998~2002年之间的低谷之后,重新爬起来昂首挺胸,激情澎湃、霸气十足的球队。

 

相比之下,其他队伍都黯然失色,比如英格兰队的技术让人难以恭维,比如荷兰队的发挥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比如法国队普遍缺乏射门欲望,而更让人看到了中国队的影子,话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其实说到不争气的足球队,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拿中国队说事,为了尽量免俗,还是及时闭嘴的好。

 

最后说说葡萄牙队。半决赛中的伊比利亚“德比”赛,葡萄牙在点球中被西班牙淘汰,这让众多看好葡萄牙,痴迷于C罗的球迷扼腕叹息,但在贾春宝看来,在当下的状况看,这样的结果是注定了的。

一直认为,很多欧洲的队员是靠脸蛋踢球的,因为欧洲人特有的面部棱角,配以各种发型与表情,总是可以捕获诸多女球迷的芳心。当初的小贝和现在的C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似乎小贝是英格兰的代名词,C罗就代表了葡萄牙。

集全队与全体球迷的宠爱于一身,貌似对小贝和C罗是一种荣誉,但所谓月明星稀,这种待遇让其他队员情何以堪?如此之下,注定难以形成默契的配合,注定会让全队的发挥的时候大打折扣,甚至必然会形成内部的配合欠缺默契,更重要的是会给“月亮”更多的心理压力,让那些“星星”们失去了很多闪耀的机会。

 

C罗真的是“伟大”的球员,作为葡萄牙的灵魂,全队胜利唯一的寄托,居然被冠以“门柱先生”,来“表彰”多次射门打中门柱,半决赛中,全场六次射门居然无一建树,这还不算什么,还有在那之前的比赛中,十多次射门居然也不进球。这确实是令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了。如此之下,哪个队友还可以放心地把球传给他呢!

更为稀奇的是,半决赛临近90分钟的时候,跟西班牙之间4 VS 2的时候,C罗居然没有把球传给其他队友的意识;尤为稀奇的是,独自面对卡西,居然把球射高~~~~C罗真的是传奇啊!我们不禁畅想:面对空门,是否也要射中门柱或者射高呢?

也难怪教练不敢安排他对阵西班牙去踢点球。点球原本就是后卫或者中场球员更为有优势,前锋大体难以承受相应的心理压力,加之过份追求脚法的show心态,在面对著名的门将卡西的时候,C罗能把点球踢进去才算见了鬼呢。可惜,法布雷加斯让我们永远错过了C罗点球面对卡西,并最终代表葡萄牙落败的场面。

足球比赛的胜利,属于一直在寻找机会射门的人;属于团队协作不贪功的人;属于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踢球的人;足球比赛的失败,属于技术华而不实的人;属于贪功而又技术欠佳的人;属于表演欲望强却又总证明是在表演的人。

借用黄健翔出的那本书的书名——足球比赛,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实,凡人看球,大体是为了赏心悦目,但更多的是伤心,比如自己钟爱的球队落败,被淘汰出局,不仅场上队员会伤心,那些在场的球迷和那个国家的球迷要伤心,那支队伍的拥趸者自然也会伤心。所以所谓的赏心,其实更多的因素是“伤心”。

其实看球就是在欣赏,对球技的欣赏,对配合的欣赏,对美颜的欣赏。足球比赛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慧、谋略与配合,但假如每个人都在看球的时候思考人生,那恐怕都不会有太过美好的感觉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巴神,即使是巴神,思考人生也仅仅是一种责难。

 

想来C罗也挺不容易了,生就一副好皮囊,而且也能有相应好的球技。要让其拥有巴神的淡定,组织者的谋略与全局观,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所以还是让我们回归足球的本质,比赛的本质就是娱乐,娱乐是为了得到内心的欢愉的,不管如何,别再纠结,开心了就好。还是让我们从欣赏的角度,去看每一场比赛吧。

 

贾春宝

2012629日星期五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