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要抓住机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要抓住机遇

  ●    陈 宏 

在应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在新一轮国际竞争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经济稳增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增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据国家审计署近日作出的2011年审计工作报告,应重点支持的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领域未安排投资,这部分投资计划的延迟可能会影响近一两年的进度,但大的政策及规划均已出台,目前新兴产业的增量对经济的作用还达不到相应比重。“十二五”进展顺利的话,将打造一批千亿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将实现4.5万亿到5万亿左右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5年预期达到8%左右,到2020年预期达到15%左右。据悉,部份省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定在20%以上,大大高于GDP年均增速。整个产业将进入高速成长周期,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几大机遇: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提升到国家战略;二是中央政府当前不会再次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长期战略;三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被视为“一条输不起的起跑线”,各级各部门容易形成共识和合力;四是“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涉及的20项重大工程是投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与成长空间巨大,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一些机构乐观地测算,预计2015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1万亿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元。有关机构在其《2011年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要沿着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寻找投资主线”。

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旧面临诸多问题,目前还谈不上发展规模,政策支撑、改革环境和技术创新等制约因素,是其三大主要问题,各项财税支持政策及金融支持也是关注的重点。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大信贷配置与投放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及其配套企业的建设项目。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科学决策,要因地制宜,防止无序发展,一哄而上,贪大求全,也要防止重规划安排,轻狠抓落实,要培育长期发展潜力。要防范“双高”产业借势“绿色”产业扩张。要注重科技攻关,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没有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就很难有新兴产业的崛起。

到2020年,中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是新的驱动力。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时机,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仅要注重规模的扩张,要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