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长的三境界


领导成长的三境界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领导成长三境界】1、人格修炼。说话不要太满,行事不能太缺。再苦也要鼓励自己,再累也要爱惜自己;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2、事业情怀。低调做人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会一次比一次优秀。3、发展理念。成功不忘过去,失败时瞩目未来;有望得到要努力,无望得到不介意。

1、人格修炼。
2、事业情怀。
3、发展理念。

1、人格修炼。

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由此可见,人格内容丰富内涵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在很多时候人格与品格同义。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其中做人最需要也最难得的品格就是雅量。首先,人的雅量表现在能容忍并承认别人比自己有才。其次,人的雅量表现在能受毁谤而不怒。由此可见雅量能使一个团队的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是管理者必须的重要品格。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指出,所谓修炼,就是提高和促进运用智慧的能力。一个人的智慧,可以用来作恶,也可用来行善,若修炼不足,可能欲行善而不能。而人格上的修炼就是促进高尚品格的形成和深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在于提高包容别人的雅量及帮助别人的能力。

在团队中,管理者因为是上级、前辈,也可能是专家,所以是下属关注的“焦点”,一举一动都是别人的学习榜样,更应该自我“修炼”得更“异于常人”,否则可能“物极必反”。谭小芳老师认为,管理者应该使自己拥有比别人更加高尚的品格,尤其是要有比别人更有雅量更能帮助别人。否则可能使团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能力更勿论引起化学反应,反而可能引起混乱造成损失。由此,管理者的人格修炼与整个团队的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

佛家的因果论主要认为:—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一个人的世界是他本身的心的镜子是对心的反映。也就是说心即因,世界则是内心这个因吸引来的果,所以如果一个人内心祥和,他的世界也就祥和;内心暴戾,则世界也会有灾祸出现。心若宁静祥和遇事也就顺畅有利,你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付诸于事,就意味着:如果团队中的管理者领导有方,下属员工积极奋发,上下一心,他们的事业自然顺利;如果整个团队浮躁隔阂,则必将一事无成。

2、事业情怀。

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绩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具有事业心的人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确立相当困难,然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他们认为事业的成功,比物质报酬和享受更为重要。

他们不拒绝合乎法理的物质报酬和享受,但事业成功的振奋和喜悦胜于他所获得的这种报酬和享受。我们今天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艰难的共产主义事业,这种事业心是历史上任何阶级所不能比拟的。培养和激励每个公民的事业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开发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的关键之一。

事业心强的人,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能力和任务完成水平,失败了也能正确对待。不管做什么事情,干什么工作,有了事业心,才会产生进取心和自信心,才会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有干事的激情、创业的豪情、敬业的痴情。虽然说仅有事业心并不能够保证一定可以取得事业的成功,但没有事业心的人则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颗很强的事业心,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人。

谭小芳老师指出,有事业心的男人以事业为重,追求发展前途,他把爱情与家庭摆在从属地位,但不能说他不重视,他反而更加需要温暖舒适的家,令他栖息,令他放松,他相信书本上所总结的: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好女人。为什么对于男人来说,事业是人生第一目的?事业心是最值得骄傲的品格,而女人却把男人的事业心排在她们欣赏的诸多优点之后。

这是时代的变迁,导致女人审美观移位。过去,夫贵妻荣,男人的功名利禄,带给女人以炫耀和尊贵。现代社会,女性解放,与男人比肩同行,许多女人的事业心、成功欲不亚于男子。女人自己能够得到的,她就不再感到弥足珍贵了,而且共同追求事业,容易怠慢缠绵的爱情,也容易产生家庭隔阂。个性强的女人是时时都想与男人换位的。

3、发展理念。

在企业里面,我们崇尚实干,鼓励脚踏实地。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光能务实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务虚的能力(吹牛说大话的能力),因为吹牛的能力和水平往往代表着你作为领导者的追求和境界,代表着你领导的魄力和对于未来的洞察力。对于未来的前瞻性的东西,我们想到了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如果想都想不到、想都不敢想,要去实现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敢于吹牛,敢于把自己宏伟的目标表达出来,这也许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三国演义》正是领导力的精髓。有愿景的领导者,就是创造故事、提出理念、传达信息、言行合一、推动革新。《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可以重新解读,赋以新意,深化内涵,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使三国故事成为领导力的精髓。刘备一心为关羽报仇,怒而兴师、愠而致战,派兵伐东吴,公私不分,显示情绪管理的关键性。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正确分析形势,进而预测事态之发展,显示领导力与战略性、哲学性思维的互为表里。